张知味离开后不久,组委会安排的冠军新闻发布会便在会展中心的新闻发布厅举行。
能够容纳上百人的发布厅被挤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对准了主席台。除了主流美食媒体,还有许多财经、社会甚至娱乐版的记者,可见林小风这次夺冠引发的关注度之广。空气中弥漫着躁动的气息,记者们低声交换着信息,快门声和调试设备的声音此起彼伏,都在等待着今晚绝对的主角登场。
当林小风在李默和小刘的陪同下,捧着那座沉甸甸、象征着厨艺界最高荣誉的金鼎奖杯走入发布厅时,积蓄已久的闪光灯瞬间彻底爆发,连成一片刺目的银白色光海,强烈得让台上三人都下意识地微微眯了下眼睛。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似乎直到此刻,这位年轻冠军的真实感才伴随着这座耀眼的奖杯,具体而深刻地冲击着每个人的感官。
他今天换上了一件浆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平整的白色厨师服,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是左胸位置用深蓝色丝线绣了一个小小的、线条流畅的“山海”Logo,这份简洁反而透露出一种无需过多修饰的自信。虽然年纪轻轻,但经历了大赛最终阶段的极致淬炼和此刻荣耀的加身,他眉宇间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从容气度,已然让在场所有人无法将他仅仅视为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
三人在铺着深红色绒布的长桌后落座,奖杯被郑重地放置在桌子正中央。主持人简单开场,语气中充满赞誉,随后便将时间完全交给了早已迫不及待的媒体。
记者们的提问如同连珠炮般袭来,问题密集且角度刁钻。
“林师傅,衷心恭喜您历史性地获得金鼎奖!我们所有人都很好奇,您当时在决赛那样高压、决定命运的时刻,最终却选择做一碗看似平常的馄饨,这究竟是出于怎样深层的考虑?您是否在做出决定时,就已经预料到这碗馄饨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和后续的争议?”
“林师傅,您的‘山海’品牌从创立之初,其宣传似乎就特别强调‘市井’气息与‘高端’品质的微妙结合,这在餐饮界是一种相当大胆的定位。您在实践中究竟是如何平衡这两者,甚至让它们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的?获得金鼎奖这座金字招牌后,‘山海’是否有立刻乘风而上的具体扩张计划?比如开设分店或者提升客单价?”
“林师傅,有资深美食评论家在专栏中指出,您的获胜某种程度上象征着餐饮界评价体系的转变,代表了‘情感’和‘理念’对以往过分强调的‘技艺’和‘传统’的胜利。您个人如何看待这种颇为尖锐的说法?您认为您的成功是这种趋势的开端吗?”
“您与‘味古轩’张知味师傅之间的过往恩怨,在圈内已是众所周知。对于他在决赛中那令人错愕的中途换菜行为,以及最终的比赛结果,您此刻有什么想对他本人或者公众说的吗?这背后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林师傅,据我们财经频道了解到的不完全消息,已有不止一个实力雄厚的资本方对‘山海’表示出极其浓厚的投资兴趣。在获得如此权威的奖项认证后,您和您的团队是否会考虑借此机会引入外部投资,以实现品牌的快速规模化发展?”
问题个个尖锐而直接,涉及了比赛决策、经营理念、行业趋势、个人恩怨乃至资本运作等方方面面,几乎勾勒出林小风未来将要面对的所有关键挑战。
李默在一旁正襟危坐,手指在桌下不自觉的微微蜷缩,生怕年轻林小风应对经验不足,在某个刁钻问题上失言。身旁的小刘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眼睛紧紧盯着林小风,生怕漏掉他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林小风,面对台下密密麻麻的话筒和不断闪烁的镜头,神色却依旧如常。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轻轻调整了一下面前的话筒位置,动作沉稳,然后才清了清嗓子,透过音响传遍整个发布厅的声音清晰而稳定。
“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到来和关注,也再次感谢大赛组委会提供了这个公平竞技的舞台,以及评委老师们专业、公正的评审。”他先周到地表达了感谢,态度不卑不亢,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接着,他才开始逐一、有针对性地回答记者们抛出的犀利问题,条理清晰,语气平和,但每一句话都似乎带着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容置疑的力量。
关于决赛为何选择做一碗朴素的馄饨,他目光沉静地解释道:“选择馄饨,绝非一时兴起的刻意哗众取宠,更非对高端食材的轻视。而是我认为,在决赛‘自由’这个宏大主题下,这道最平常、却也最深深承载着无数中国人共同情感与家庭记忆的食物,最能代表我现阶段所理解的厨艺理念——那就是,无论技艺如何精进,美食的终极目的,始终应该是为人服务,是竭尽所能地为食客带来身心的温暖和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至于它引发的反响,我个人更期待的,是大家能透过这碗馄饨,对我们所坚持的这种理念本身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味优劣或者是否‘配得上’冠军头衔的表层争议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味界传说请大家收藏:(m.zjsw.org)味界传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