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豆苗落下的几乎同一毫秒,林小风动了!
他左右手同时拿起早已备好的、装有细腻翠绿芦笋泥的裱花袋,手腕悬空,手肘稳定,眼神专注如锁定猎物的鹰隼。裱花嘴以恰到好处的角度轻触温热的盅壁,然后,以一种令人眼花缭乱却又异常稳定的速度和节奏,开始勾勒那决定性的最后一笔!
不是完成一盅再下一盅,而是左右开弓,同时应对数盅!他的双手仿佛脱离了身体的束缚,拥有了各自独立的生命和意志,却又在更高层面保持着完美的同步与和谐。手腕轻抖,手指微压,流畅而优美的翠绿线条便跃然于温润的白瓷之上,那充满生命力的“春芽”图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成型,每一笔都灵动自然,每一盅都分毫不差!
这神乎其技、堪比杂技表演的一幕,让偶尔因公务需要快速经过传菜区、透过隔音玻璃窗瞥见内部情景的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都忍不住下意识地放慢脚步,甚至短暂驻足,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叹和对极致专业的敬畏。
整个过程,从保温柜中取出汤盅,到完成豆苗的摆放和“春芽”的绘制,必须在严格的30秒内完成!任何延迟都可能影响汤品到达宾客面前的最佳口感和视觉效果。
“完成!”林小风将最后一个裱花袋利落地丢入指定回收桶,同时发出一声低沉而有力的短喝,宣告战斗结束。
几乎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李默用力按下了手中的秒表,低头看去,表盘上清晰地显示着一个数字——28秒!比他们内部训练时预设的最快安全时间,还硬生生抢出了宝贵的两秒!
早已在门口待命、经过无数次演练的服务员团队,如同接收到冲锋信号的精英部队,立刻无声而迅捷地上前。他们两人一组,动作整齐划一,用铺着洁白无瑕餐巾的银质托盘,稳稳地、小心翼翼地托起这些已然超越食物范畴、堪称艺术品的汤盅,如同呵护着易碎的稀世珍宝,迈着经过千次锤炼、既稳健又优雅的步伐,排成一条沉默而高效的长龙,鱼贯而出,走向那扇通往锦绣厅的厚重大门。
从后厨的紧张静谧到宴会厅的辉煌喧嚣,这条不长的通道,此刻仿佛连接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匠心凝聚的幕后战场,一个是宾客云集的台前盛宴。
当第一位领班服务员端着承载着“四季和鸣”的托盘,身影出现在锦绣厅那恢宏宽阔的入口时,仿佛舞台剧的幕布被悄然拉开,又像是按下了一个无形的开关。
靠近入口处的几桌宾客最先注意到了这支安静而特别的队伍。交谈的声音自然而然地低了下去,目光被吸引。这种安静如同水波般,以入口为中心,迅速向整个宴会厅扩散。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广阔空间,渐渐被一种好奇和期待的低气压所笼罩。越来越多的宾客停止了交谈,放下手中的酒杯或刀叉,目光追随着那些服务员的身影,以及他们手中托盘上那即使在远处也能感受到其精致不凡的汤盅。
当服务员们终于将汤盅轻盈而准确地放置在每一位宾客面前时,近距离的观看带来了更直接的视觉冲击。
清澈见底的汤底,在头顶璀璨水晶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琥珀般温润通透的光泽,可见其熬制功夫之深。盅内,洁白的竹荪如云似纱,悠然舒展;粉糯的山药泥与洁白的百合莲子若隐若现,沉淀着秋的丰饶;酥烂的羊腩肉安静地卧于盅底,承载着冬日的厚实。而最画龙点睛、令人拍案叫绝的,无疑是那盅壁之上,用翠绿芦笋泥勾勒出的、灵动宛若新生的“春芽”,以及汤面上那几株翠绿欲滴的嫩豆苗!
这哪里仅仅是一道汤?这分明是一幅幅立体的、可食用的中国写意画!是厨师将四季轮回、时光更迭的诗意,巧妙地凝固在了这一盅温热的瓷器之中!
“Oh, mon Dieu! Cest magnifique!(哦,我的上帝!这太美了!)”一位来自法国的女嘉宾忍不住掩口低呼,眼中满是惊艳。
“Incredible! Its too beautiful to eat!(难以置信!美得让人舍不得吃!)”一位北美企业家喃喃自语,下意识地拿出了手机。
“これはまさに芸术品だ!料理の域を超えている!(这真是艺术品!已经超越了料理的范畴!)”日本某知名商会的会长扶了扶眼镜,眼中闪烁着激赏的光芒。
各种语言的惊叹声、赞美声,在宴会厅的各个角落低低地响起,汇成了一曲国际化的惊叹号。原本用于记录会议内容的相机和手机,此刻纷纷对准了面前的汤盅,试图从不同角度记录下这惊艳绝伦的一幕。
服务员们训练有素,在宾客们欣赏和拍照的间隙,用轻柔的声音提示汤品需趁热享用,并适时送上汤匙。
当宾客们怀着好奇、期待甚至一丝敬畏,拿起温润的汤勺,轻轻舀起一勺汇聚了四季精华的汤汁,连同些许食材,小心地送入口中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味界传说请大家收藏:(m.zjsw.org)味界传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