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怀里摸出墨老给的草药膏 —— 那是个陶制的小盒,盒盖刻着 “墨” 字,膏体是深绿色的,带着薄荷的凉味。林越挑了点涂在掌心的伤口上,凉意在伤口处漫开,疼就轻了大半。抬头时,他瞥见那五根槐木桩,突然想起:短距纵跃或许能练平衡,以后遇着窄路或障碍,也能快些过。
木桩间距三尺,正好是一步半的距离。林越走到第一根桩前,深吸一口气,双脚微屈,腰腹猛地发力往前跃 —— 他以为能稳稳落在第二根桩上,却没想到落地时重心太靠前,脚尖一滑,“咚” 地摔在两根桩中间的空地上。屁股磕在青砖上,疼得他龇牙咧嘴,手撑地时又碰着了掌心的伤口,倒抽口冷气。
“还是急了。” 林越爬起来,拍掉身上的泥。他看着木桩,想起墨子剑法里 “侧身闪避” 时手臂的动作 —— 不是用力挥,是轻轻摆着调平衡。这次他站定后,先晃了晃手臂找感觉,再跃时,双臂像鸟儿展翅般轻轻展开,落地时脚尖先点桩,再把重心往后移了移。“稳了!” 他心里一喊,虽然身体还晃了两下,却没摔下来。桩身的槐木凉,透过薄鞋底传到脚底,让他脑子更清醒。
【提示:基础轻功(入门 12.4%→15.7%),“短距纵跃” 动作解锁,平衡控制精度提升至 70%(桩面落点偏差≤5cm),手臂辅助平衡效果生效(身体晃动幅度减少 40%);敏捷属性(6.0/10→6.2/10),神经反应速度提升,纵跃准备时间缩短至 0.3 秒(此前 0.5 秒)】
林越越练越顺,从第一根桩跃到第五根,渐渐摸出了节奏 —— 起跳时吸气,让胸腔鼓着劲,落地时呼气,把力气沉到丹田,这样身体就稳。练到第七遍时,他已经能连续跃完五根桩不晃,甚至能在最后一根桩上轻轻踮脚,再跃回第四根。阳光慢慢爬到头顶,他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滴,落在青砖上,晕出小小的湿圈,后背的衣服早被汗浸得能拧出水,却一点都不觉得累 —— 只觉得浑身的筋骨都舒展开了,比练剑时还畅快。
“林小子,歇会儿再练吧!”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墨老拄着枣木拐杖走过来,拐杖头刻着个简单的 “墨” 字,被磨得发亮。他头发花白,用根木簪挽着,胡须上还沾着点小米粒,手里端着个粗陶碗,碗沿有个小豁口,里面盛着温热的小米粥,冒着淡淡的米香。“刚在厨房熬的,你练了一上午,填填肚子。”
林越连忙迎上去,双手接过陶碗。粥温乎,刚好不烫嘴,小米熬得软烂,还掺了点切碎的野菜,鲜得很。他喝了两口,才想起问:“墨老您怎么来了?”
“听弟子说你在后院蹦蹦跳跳,怕你摔着。” 墨老捋了捋胡须,眼神落在那几根木桩上,又扫了眼土墙,“你这身法,倒有点像老墨家的‘轻身术’—— 以前老辈人练这个,是为了在战场上躲箭矢,不是耍花样的。” 他说着,指了指林越的腰腹,“你刚才纵跃时,腰腹的劲没绷住,要是再沉点气,能跳得更远。”
林越放下碗,当场演示给墨老看 —— 他走到土墙前,脚掌轻点枯藤,腰腹绷着劲往上跃,这次居然到了两尺五高;再转身纵跃木桩,手臂轻摆,脚尖点桩时腰腹微微收力,落地时稳得没晃一下。墨老看着,点了点头,眼里的赞许更明显了:“对,就是这个劲!以后遇着危险,别硬拼,借着身法绕开,比啥都强。”
练到正午,林越已经能在墙面上蹬踏两步再跃到木桩上,动作轻得像片叶子。项少龙寻过来时,正好撞见他从墙上跃下,脚尖点在最外侧的槐木桩上,又借着劲弹到空地,落地时没发出半点声。
“好身手!” 项少龙走过来,手里还攥着颗刚摘的野山楂,通红的,递给他,“刚在据点后山摘的,酸中带甜,解乏。” 他身上沾着点尘土,青铜剑挂在腰间,剑鞘上的墨纹在阳光下泛着光,“这才几天没见,你身法就这么利索了?”
林越接过山楂,咬了口,酸得眯起眼,却觉得浑身的乏意都散了。“跟着图谱琢磨的,还得谢谢墨老指点。” 他说着,又演示了遍蹬墙纵跃。项少龙看着,挑了挑眉:“以后再遇着贼寇围堵,你这身法能绕到他们后面,比我这剑还管用。”
夕阳西下时,林越还在练。橙红色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映在木桩和土墙上,像跟着他跳舞。风里飘着厨房的饭菜香,有粟米的暖,还有野菜的鲜。他停下动作,望着远处飘起的炊烟,嘴角弯着 —— 基础轻功只是开始,以后还要练得更熟,这样才能在这乱世里,护住自己,也护住想护的人。
掌心的伤口已经结了浅痂,膝盖的酸劲也轻了,林越摸了摸怀里的图谱,又看了看那几根槐木桩,心里踏实得很。他知道,每多练一次蹬墙,每多跃一次木桩,就离 “活下去” 的目标更近一步,离 “非攻” 的初心更实一分。夜色渐浓时,他才收拾好木桩,往厨房走去 —— 粥该熬好了,得赶紧去,晚了就没了。
喜欢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请大家收藏:(m.zjsw.org)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