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鱼号”如同一只沉默的掠食者,在百米深的海水中向着信标坐标全速潜航。舱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小陈紧盯着屏幕,监控着那个双向信标的信号强度以及周围海域的任何异常动静。艾米和老金则反复检查着潜水装备和武器,为即将到来的水下渗透做最后准备。沃尔科夫被注射了强效抗生素和镇静剂,暂时稳定下来,但依旧无法参与行动,只能留在潜艇内,由老金照顾。
陈烁摊开“北极星号”可能的结构图(基于公开的类似科考船资料和小陈能搜集到的零星情报),与我一起研究。这是一艘吨位不小的船只,拥有多层甲板、直升机坪和明显的科研舱室。但根据“导师”将其作为移动祭坛的用途,其内部必然经过大规模改造。
“关键区域很可能是中心位置的主实验室或多功能厅。”陈烁指着图纸,“那里空间最大,最适合进行大型‘仪式’。而且,如果需要进行能量汇聚或传输,顶部或船体某个位置可能会有特殊天线或装置。”
我的目光则落在图纸上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底舱,靠近水线以下的部分。如果他们要利用所谓的‘深海之眼’或进行某种需要‘古老盟约’的仪式,靠近海水的地方可能更‘合适’。”我想起鸦巢岛那令人战栗的深海阴影,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陈烁点点头,将底舱也列为重点搜索区域。
“还有一个问题,”艾米走过来,面色严肃,“根据信号强度分析,‘北极星号’似乎……静止在目标坐标点,没有移动。这很不寻常。一艘科考船在没有进行作业时,通常不会长时间停泊在公海。”
是陷阱?还是仪式已经开始了,船只必须保持静止?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去。”我坚定地说。杨潇在那里,而且每耽搁一秒,仪式完成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
经过一天多的潜航,我们终于接近了目标海域。小陈将潜艇上浮到潜望镜深度,小心翼翼地升起光电桅杆。
外部摄像头传回的画面让人屏息。夜色笼罩的海面上,一艘通体漆成深灰色、线条简洁流畅的大型船只静静停泊着,如同一个巨大的金属幽灵。它就是“北极星号”。船上只有零星几处灯光,大部分区域一片漆黑,寂静得反常。没有看到甲板活动的人员,也没有直升机起降的迹象。
这种死寂比严阵以待更让人不安。
“能量扫描显示,船体有异常的能量屏蔽,内部情况无法探测。”小陈报告,“但信标信号源确认来自船体内部,位置……偏向船只后部底舱区域。”
底舱!和我的猜测吻合!
“附近海域有护卫船只吗?”陈烁问。
“声呐扫描范围内没有发现其他大型船只。但不确定是否有隐藏的水下装置或潜艇。”
没有明显的护卫,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疑点。要么是对方自信到不屑于设置外围警戒,要么就是所有力量都集中在了船内进行仪式。
“准备行动吧。”艾米深吸一口气,“我和林晚进行水下渗透,从船尾靠近,尝试找到进入底舱的入口。小陈,你在‘墨鱼号’上负责接应和通讯,如果情况不对,立刻下潜撤离,不要管我们。”
“我和你们一起去。”陈烁站起身,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锐利。
“你的身体……”我担忧道。
“我还能战斗。”陈烁检查了一下手枪,“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而且,我对犯罪现场和仪式布局的判断可能对你们有帮助。”
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我们知道无法劝阻。最终决定,由艾米、我和陈烁执行渗透任务,老金和小陈留守“墨鱼号”。
我们换上黑色的潜水服,佩戴好水肺、潜水刀和水下手枪。艾米还携带了小型水下爆破索和切割工具。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来到潜艇尾部的隔离舱。
“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报告情况。”小陈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来,“祝好运。”
隔离舱注满水,舱门打开。我们三人依次潜入冰冷的海水中,向着远处那艘巨大的幽灵船游去。
海水漆黑,只能依靠潜水灯照亮前方一小片区域。巨大的船体在水下投下庞大的阴影,如同蛰伏的巨兽。我们沿着船壳小心地向船尾移动,尽量避开可能存在的传感器。
靠近船尾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水下推进器舱的检修入口,格栅紧闭着。艾米用工具检查了一下,示意锁具很复杂,强行破坏会触发警报。
“找别的入口。”陈烁通过手势沟通。
我们继续搜寻,在靠近船舵的位置,发现了一个用于排放废水的较大管道出口,此刻没有水流排出,管道口有防止大型生物进入的格栅,但缝隙相对较大。
艾米仔细观察后,对我们打了个手势:从这里进去风险很大,但可能是唯一不惊动警报的路径。
没有犹豫的时间了。艾米用微型切割器小心翼翼地在格栅上切开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缺口。我们依次钻入黑暗、狭窄且充满异味(尽管没有废水,但残留的气味依然难闻)的管道内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共餐者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共餐者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