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存折(十二)
省城最高档写字楼的顶层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钢铁森林冰冷的棱角与川流不息的车河。阳光透过百叶窗,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线条,落在长条会议桌深色的光洁桌面上。
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微苦、高级打印纸的油墨味,以及一种无形的、紧绷的压力。长桌两侧,坐着“核心系统集群渐进式重构专项组”的核心成员,以及来自公司高层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会议室前方,那个站在投影屏幕前的年轻人身上。
陈锐穿着洗熨得干净整洁但明显不是新款的衬衫,脊背挺得笔直。他手里没有讲稿,只有一支激光笔。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架构图、风险矩阵、时间线和模块切割方案。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沉稳清晰,穿透了会议室的寂静。
“……因此,我们的重构策略,不是推倒重来,而是‘精准外科手术’。第一阶段目标,锁定在风险系数最高的三号核心库关联交易模块,以及最臃肿、技术债最重的历史报表引擎。”激光笔的红点精准地落在两个被重点标注的区块上。
“迁移方案采用‘双写双验’模式,新老系统并行运行,新系统只承担非关键路径的读流量和部分测试写入,核心交易仍由老系统保障。通过实时数据比对和业务结果校验,确保新模块逻辑100%正确、性能达标后,再逐步、分批次切换流量。”他的语速不快,每一个步骤都交代得清清楚楚,风险点和应对预案更是条分缕析。
“资源保障方面,需要独立的测试沙箱环境,性能压测集群容量必须是生产环境的1.5倍;数据库团队需提供最高权限的实时监控和秒级回滚能力;网络部配合做好流量精细切分和灰度发布策略……”他逐条列出需求,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目光扫过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陈锐沉稳的声音在回荡。技术总监老吴坐在主位,眼神里带着激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几个业务部门的老大,最初脸上带着审视和疑虑,随着方案的深入展开,眉头渐渐舒展开,甚至有人微微颔首。
“时间表,”陈锐切换了PPT,屏幕上出现一张精确到周的甘特图,“第一阶段攻坚,预计耗时十周。前四周完成核心模块剥离、新框架搭建和基础功能验证;中间四周,进行全链路压测、数据一致性校验和业务逻辑100%覆盖测试;最后两周,小流量灰度上线观察,同步准备回滚预案。整个过程,遵循‘稳定压倒一切’原则,任何指标未达标,绝不推进下一步。”
他放下激光笔,目光平静地扫视全场:“各位领导,各位同事,重构之路艰险,如同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更换引擎。方案已汇报完毕,风险与收益并存。团队已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但需要公司层面坚定不移的资源支持和风险兜底承诺。请决策。”
短暂的沉默后,技术总监老吴率先开口,声音斩钉截铁:“方案务实,风险可控。资源保障清单,各部门按陈锐的要求,优先级调至最高!全力配合!出了问题,技术委员会和我共同担责!”他看向其他高层和业务负责人,“业务侧,做好用户沟通和应急预案,给技术团队足够的试错空间!这是关乎公司未来五年技术根基的大事,不容有失!”
有了总监的定调和背书,会议很快达成共识。散会后,陈锐被几个业务老大围住,详细询问一些技术细节和切换时可能对用户产生的影响。他一一耐心解答,思路清晰,应答沉稳,全然不见年轻人的青涩和紧张。等众人散去,他才感到后背衬衫已被汗水微微浸湿。
“干得漂亮!”老吴走过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许,“稳!思路清晰,控场有力!这帮老狐狸都被你说服了!好好干!”
陈锐微微颔首:“谢谢吴总支持。”
回到“核心系统保障部”所在的楼层,气氛明显不同。他刚被任命为专项组技术负责人的消息已经传开。曾经那些或轻视或同情或看热闹的目光,此刻都变成了复杂的审视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敬畏。主管老赵迎上来,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笑容,还有几分感慨:“行啊小子!一飞冲天了!以后咱们这保障部,可就指着你罩着了!”
陈锐笑了笑,没有多言。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专项组很快组建起来。陈锐挑选的人,都是保障部里技术扎实、能沉下心啃硬骨头、心理素质过硬的“老兵”,也有两个他看好的、思路灵活又肯学的年轻骨干。第一次组会,气氛有些凝重。面对核心系统重构这座大山,兴奋之余,更多的是忐忑和压力。
陈锐没有慷慨激昂的动员,只是将那份厚厚的、凝聚了他无数个夜晚心血的方案书复印件发到每个人手中。他站在白板前,指着上面复杂交错的模块图,声音沉稳:“方案大家手里都有了。我们不是天才,没有银弹。我们能依靠的,只有两点:绝对的细致,和面对问题死磕到底的决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请大家收藏:(m.zjsw.org)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