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刚过,清溪村的年味儿就像灶上炖着的腊肉香,一天天浓了起来。屋顶的积雪还没化尽,檐下却已挂起了串红的干辣椒、金黄的玉米穗,村民们背着竹筐往镇上跑,买红纸、割年肉、扯新布,路上碰见了,笑着招呼的都是“年货备齐了没”“春联写啥字”,满村都是热乎的烟火气。
段家的院子里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柳玉梅正坐在石凳上搓糯米粉,盆里的糯米是前几天特意挑的新米,磨得细细的,白得像雪,她手里沾着粉,一下下搓着,嘴里哼着早年的年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奶奶,我来帮你搓!”筱棠端着个木盆从屋里出来,盆里装着刚煮好的红枣和豆沙,是准备做年糕的馅料,“妈说糯米粉够了,咱先包几个豆沙馅的,给爷爷尝尝鲜。”
段守业坐在旁边的竹椅上,手里拎着个小茶壶,慢悠悠地啜着茶,脸上带着少见的舒展——自从喝了灵源肽稀释液,这几天竟没再咳嗽过,夜里睡得安稳,连眼神都亮了不少。他看着筱棠和柳玉梅忙活,笑着道:“今年的年糕,得比往年甜些,咱家里的好事,一桩接一桩呢。”
正说着,李秀莲从厨房出来,手里拿着块刚腌好的腊肉,在屋檐下的绳子上挂好,擦了擦手道:“可不是嘛!你这咳嗽好了,育苗棚的小苗长得壮,灵鱼的鱼苗也活泛,过了年,咱的日子更有奔头!”
院门外传来了自行车铃铛声,是明浩从镇上回来,车把上挂着一大卷红纸,车后座绑着个纸包,里面是买的窗花和福字。“爸、妈、奶奶、小妹,我回来啦!”他跳下车,献宝似的举起红纸,“镇上的张大爷说,这红纸是最好的,写春联不洇墨,我还买了现成的福字,贴在门窗上,喜庆!”
“快拿来我看看。”段守业放下茶壶,接过红纸摸了摸,“嗯,是好纸,回头让明远写春联,他念过书,字写得周正。”
明远刚从草药收购点回来,手里拿着本账本,闻言笑着应:“行,等明儿把棚里的活忙完,就写。今年的春联得写得热闹点,就写‘苗壮鱼肥家兴旺,春归岁稔福满堂’,咋样?”
“好!这对子好!”柳玉梅抢先点头,搓着糯米粉的手更有劲了,“既说着咱的草药和鱼,又盼着来年的好光景。”
正热闹着,刘娟拎着个竹篮从纺织厂下班回来,篮子里装着两匹浅蓝色的细布,是她攒了工资给公婆买的,想做两件薄棉袄开春穿。“爸、妈,我回来了。”她把布递到李秀莲手里,有点不好意思,“我看这布软和,适合做春装,就给您和爸各买了一匹。”
李秀莲接过布,摸在手里细细的,心里暖得不行:“傻丫头,咋又花钱?你自己攒着买点好吃的多好。”嘴上说着,眼里却笑出了褶子,转头就跟柳玉梅说,“你看娟儿,多贴心,比儿子们还会疼人。”
刘娟脸颊微红,正要说话,却被筱棠拉着往育苗棚去:“嫂子,你快来看,咱的小苗能分苗了!三哥做的木架子正好用上。”
两人踩着院角的积雪往育苗棚走,雪水顺着鞋底渗进来,有点凉,却挡不住心里的欢喜。掀开草帘,暖融融的气息裹着青草香扑面而来——棚里的小苗已经长到半尺高,翠绿的真叶舒展开来,密密麻麻地挤在苗床上,之前发蔫的几株早已恢复了生机,比旁边的苗长得还壮实。
明杰正蹲在木架子旁,用小锄头小心翼翼地给架子上铺土,见两人进来,笑着道:“你们来得正好,这架子铺好土,就能把小苗分过去,免得挤在一起争养分。”
木架子是两层的,打磨得光滑无刺,每层都铺着混了腐殖土和生物菌肥的营养土(农科院送来的),黑黝黝的,透着肥力。“我来扶苗,你俩填土。”筱棠拿起小铲子,轻轻挖起一株小苗,根须白嫩嫩的,扎得很稳,“得轻着点,别碰断了根。”
三人分工合作,筱棠扶苗,刘娟填土,明杰负责把分好的苗摆得匀匀的,动作轻得像怕惊着小苗。阳光透过保温膜照进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连呼吸都带着甜意。“你看这小苗,分过去后,开春就能移栽到东坡的地里了。”刘娟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说,“到时候咱地里的草药,就能多收一茬。”
“嗯,陆大哥说,农科院还会派专人来指导移栽,保证成活率。”筱棠说着,心里想起了灵鱼温棚的鱼苗,“回头咱去看看鱼苗,说不定也长壮了。”
正说着,陆衍和王教授、小李一起来了,手里拎着个保温箱,脸上都带着笑意。“段家这年味儿,隔着老远就闻着了!”王教授笑着走进育苗棚,目光扫过分苗的木架子,连连点头,“这分苗时机抓得好,正好赶在年前,开春移栽不耽误事。”
“王教授,您来得正好,快给看看,这小苗分苗后没问题吧?”筱棠连忙让开位置。
王教授蹲下身,捏起一株小苗看了看根须,又摸了摸叶片:“没问题,根须壮,叶片有光泽,分苗技术很到位。对了,给你们带好消息来了——灵源肽的二次人体试用数据出来了,段老爷子服用三天,呼吸道炎症指标下降了三成,没任何不良反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