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深秋的一个周末,省城段家的客厅里飘着烤红薯的甜香。玻璃窗上凝着薄薄的水汽,映着窗外落得正密的银杏叶,念衍和念棠两个小家伙正趴在茶几旁,凑着头看奶奶柳玉梅剥红薯皮,鼻尖上沾了点糖霜,像两只沾了蜜的小团子。
“妈妈,你今天不备课啦?”念棠抬起头,辫子上的蝴蝶结晃了晃。她刚满10岁,眉眼像极了筱棠,眼睛亮得像浸了灵泉水,说话时总带着点软软的鼻音。筱棠正坐在沙发上整理《空间农业学》的讲义,闻言放下笔,揉了揉女儿的头发:“今天陪你们玩,晚上再备课。要不要跟妈妈去‘小花园’摘点橘子?”
她说的“小花园”,是家里人对灵植空间的代称。自打念衍和念棠记事起,就知道妈妈有个“能种出超甜水果的秘密地方”,偶尔筱棠会带他们进去玩,摘些空间里的草莓、樱桃,只是从不让他们碰灵泉和黑土深处的作物——怕他们年纪小,控制不好空间感应,也怕过早暴露秘密。
“要去!”念衍立刻举手,他比妹妹早生半小时,性子更沉稳些,像陆衍那样喜欢观察,每次进空间都要蹲在田埂边看半天作物,还会学着爷爷的样子摸一摸叶子,说“这菜长得精神”。
筱棠笑着点头,指尖在眉心轻轻一点,熟悉的眩晕感过后,四人已经站在了灵植空间里。此时的空间早已不是最初的半亩黑土,5亩良田被划分成了几块:东边种着水稻,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西边是果树区,橘子树上挂满了橙红的果子,香得人直流口水;中间是草药田,桔梗、甘草长得郁郁葱葱;最北边是灵泉湖,湖水清澈见底,偶尔有灵鱼跃出水面,溅起一串银花。
“哇!橘子又变大了!”念棠甩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地跑到果树下,踮着脚想够枝头最红的那一个。筱棠刚想上前帮忙,却见念衍突然蹲下身,指着草药田里的一株丹参,皱着小眉头说:“妈妈,这棵草好像有点蔫了。”
筱棠愣了一下,那株丹参是她昨天刚种的,用灵泉水浇过,按说该长得精神才对。她走过去仔细一看,果然见叶片边缘有点发卷,土壤也比旁边的干了些——昨天浇水时没注意,这处田埂有点高,灵泉水没浇透。
“念衍怎么发现的呀?”筱棠故意问。念衍挠了挠头,眼神有点迷茫:“就是……感觉它在‘喊’渴,像我运动完想喝水那样。”
这话让筱棠心里一动,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刚激活空间时,也能模糊感知作物的需求,只是那时年纪小,以为是错觉。她蹲下身,拉过念衍的手,放在丹参旁边的土壤上:“再试试,能不能感觉到它需要多少水?”
念衍闭上眼睛,小眉头皱得更紧了。过了几秒,他睁开眼,语气肯定:“要浇一点点灵泉水,不能多,多了会烂根。”筱棠按他说的,从灵泉湖舀了小半瓢水,轻轻浇在丹参根部。不过半分钟,那株原本蔫蔫的丹参就挺直了叶片,颜色也鲜亮了许多。
“真的活了!”念棠凑过来看,眼睛瞪得圆圆的,“哥哥你好厉害!我也要试试!”她学着念衍的样子,把手放在旁边的桔梗上,过了一会儿,突然拍手:“妈妈!这棵桔梗想‘晒太阳’,它说这里有点阴!”
筱棠顺着女儿指的方向看,那处桔梗确实种在果树的阴影里,光照比其他地方少。她心里的惊喜越来越浓——两个孩子竟然真的遗传了空间感应,而且比她小时候更敏锐,能直接“听懂”作物的需求。
“奶奶,您看他们!”筱棠忍不住喊柳玉梅。柳玉梅正坐在灵泉湖边的石头上摘橘子,闻言走过来,看到丹参和桔梗的变化,眼眶一下子红了:“像!太像你小时候了!那年你才5岁,就知道用‘神仙水’浇土豆,现在衍衍和棠棠也能懂庄稼的心思,这是咱段家的福气啊!”
正说着,空间外传来开门声,是陆衍从农科院回来了。他一进空间,就看到妻子和母亲围着两个孩子,脸上满是笑意,不由好奇:“这是怎么了?笑得这么开心。”
“陆衍你快看,衍衍和棠棠能感应空间里的作物了!”筱棠拉过丈夫,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陆衍蹲下身,看着两个孩子,眼神里满是温柔:“这么厉害?那爸爸考考你们,能不能感觉到灵泉湖那边有什么不一样?”
念衍和念棠对视一眼,一起跑到灵泉湖边。念棠先开口:“湖里的鱼好像更活泼了,它们喜欢绕着湖中间的石头游。”念衍则指着湖底:“下面有新的水草长出来了,是绿色的,还会动。”
陆衍笑着点头,他昨天用机械空间的工具在灵泉湖底种了些净化水草,还没来得及告诉筱棠,没想到孩子们居然能感应到。“你们真是爸爸和妈妈的小帮手,”他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以后爸爸妈妈忙的时候,你们就帮着照看空间,好不好?”
“好!”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眼睛亮得像星星。念棠还拉着陆衍的手,撒娇道:“爸爸,我们能帮妈妈浇草药吗?我想让草药长得快快的,给爷爷熬药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