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草药集团的“空间智能管控室”藏在总部大楼地下一层,推开厚重的防火门,最先闯入眼帘的是环绕整面墙的全息投影屏——左侧屏上,灵泉湖的水波正随着实时数据轻轻起伏,淡蓝色的光点标记着每一处水质传感器的位置;中间屏被划分成十二块“黑土种植区”,每一块都用不同颜色标注着草药种类,红色是金银花,绿色是薄荷,黄色是甘草,旁边跳动的数字精确到“株高32.7厘米”“预计成熟时间7天”;右侧屏则实时显示着机械臂的运作轨迹,三条银灰色的机械臂正沿着预设路线,轻柔地采摘着第二种植区的金银花,花瓣落入下方的收集箱时,屏角立刻弹出“已采收1.2kg,完成今日目标60%”的提示。
念衍站在中控台前,指尖戴着一枚特制的银色指环——这是父亲明辉结合机械空间技术研发的“空间感应终端”,能直接与空间内的传感器建立连接,无需进入空间就能感知土壤的温度、湿度,甚至能隐约“触碰到”草药叶片的质感。他抬手在空中虚划,中间屏上的“薄荷种植区”立刻放大,画面清晰到能看见叶片上附着的细小绒毛,以及绒毛间那颗晶莹的露珠。
“总裁,薄荷区的土壤湿度刚才出现了0.3%的波动,系统已经自动调整了灌溉量,现在恢复正常了。”技术总监老张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上面是详细的参数变化曲线,“不过我看了历史数据,最近三天薄荷区的湿度波动都比其他区域略大,可能是土壤里的传感器有点老化,要不要安排人进去更换?”
念衍盯着屏上的波动曲线,眉头微蹙。他想起小时候跟着祖父陆衍进机械空间的场景——那时候祖父的机械空间还只是一个简陋的“工具房”,里面摆着几台修农机用的旧机床,祖父总说“机械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学会听机器的‘话’”。后来祖父把机械空间的技术教给父亲,父亲又用现代科技改造,才有了现在这套能与灵植空间无缝衔接的“智能管控系统”。
“不用进去换。”念衍的指尖在中控台上轻轻一点,右侧屏立刻切换到“机械维护通道”的画面——一条狭窄的金属通道沿着空间内壁延伸,通道两侧每隔一米就有一个检修口,“让机械臂带着新传感器从三号检修口进去,我远程操控更换。”
老张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我这就把新传感器的参数输入系统。”他跟着念衍父子搞了五年研发,至今没真正见过“空间”的样子,只知道集团里那些品质远超普通草药的原料,都来自这个“特殊培育基地”,而眼前这套智能系统,能把“基地”的每一寸土地都管得明明白白。
念衍戴上一副轻薄的AR眼镜,眼前的全息屏瞬间与空间内的实时画面重叠——他仿佛真的站在了薄荷种植区的田埂上,脚下是松软的黑土,鼻尖萦绕着薄荷的清凉气息。他通过眼镜锁定那个老化的传感器,指尖在空气中轻轻拖动,右侧屏上的三号机械臂立刻停止采摘,转而抓起一个巴掌大的新传感器,沿着金属通道缓缓移动,精准地对准了检修口。
“祖父当年修农机的时候,总说‘差一毫米都不行’。”念衍的声音带着几分怀念,目光落在机械臂的末端——那里有一个特制的“柔性抓手”,是他根据祖父留下的机械图纸改良的,既能稳稳抓住零件,又不会损伤娇嫩的草药,“这套系统的机械臂,误差控制在0.05毫米以内,比祖父当年的手工精度还高。”
老张看着屏上机械臂精准地卸下旧传感器,换上新的,忍不住赞叹:“要是陆老(陆衍)还在,看到这套系统,肯定会高兴的。他当年跟我说,机械的意义不是替代人,是帮人把事做得更好。”
“没错。”念衍摘下AR眼镜,屏上的薄荷区已经恢复了稳定的绿色数据,“祖母也说,空间不是用来‘偷懒’的,是用来‘多做事’的。以前她要每天进空间浇水、除草,现在有了这套系统,她当年想做却没精力做的事,我们都能做到了。”
他抬手切换到“灵泉湖管控区”,屏上立刻显示出灵泉湖的深度、水质纯度、以及周边植被的生长状态。最下方有一行小字:“灵泉水日产出量1200L,今日已用于灌溉800L,剩余400L将用于中药茶饮的提取。”
“对了,茶饮生产线那边刚才来问,明天能不能多调200L灵泉水?他们想试试新的‘菊花枸杞饮’配方,说灵泉水提味效果最好。”老张想起刚才接到的电话,连忙汇报。
念衍点开灵泉湖的“水量预测模型”——屏上弹出一条蓝色的曲线,显示未来一周灵泉的日产出量都会稳定在1200L左右,而灌溉需求只会减少不会增加。他微微一笑,在系统里输入指令:“批准,明天优先给生产线调配600L灵泉水,灌溉那边用空间储备的雨水就行。”
老张点点头,又指着屏上一个闪烁的黄色光点:“对了,灵泉湖东边的‘能量草’长势有点快,系统提示可能会影响周边甘草的光照,要不要安排机械臂修剪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