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清华大学占股12%,中科院半导体所占股10%。”
这个比例一提出,清华和半导体所的代表都微微点头,这个作价和占比,既体现了对他们技术和资源价值的尊重,也符合当时以资金方为主导的合资惯例。
“另外,”周陌强调,“我特别提议,预留8%的股权,作为人才激励池。
这部分股权将专门用于奖励在公司工作满三年的核心研发人员,以及未来在光刻机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团队。
我们希望用实实在在的利益,吸引并留住最顶尖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这个“人才激励池”的提议,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感到新颖而又振奋。
王守武忍不住开口道:“周先生这个提议非常好!
搞科研,最关键的就是人!
有了这个激励,更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严东生和周光召也点头表示支持。
接下来的讨论,主要围绕着清华大学和半导体所需要具体提供哪些技术清单、资源清单,以及每年需要承诺输送多少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等细节展开。
高景德、梁尤能、王守觉等人就具体条款与周陌、王守武进行了反复的磋商。
严东生和周光召则从中斡旋,协调各方立场,强调大局意识和共同目标。
“……我们清华可以承诺,每年至少向公司输送八名微电子、精密仪器方向的优秀硕士或博士毕业生。”高景德在经过与梁尤能的小声交流后表态。
“我们半导体所也可以保证不少于七名相关专业人才,并且开放部分核心仪器的使用权限。”王守觉也代表半导体所做出了承诺。
周陌认真听着,不时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或确认:“关于技术成果的归属,我的原则是,基于公司投入研发所产生的专利和技术,归公司所有。
但之前各单位已有的技术背景和知识积累,仍归原单位,公司拥有优先使用权。
同时,所有研发成果,必须优先保证国内相关战略领域的使用需求。”
会议从上午持续到傍晚,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讨论和反复磨合,在三方(资方、清华、半导体所)都有强烈合作意愿,并且严东生、周光召等人积极协调下,大的框架和基本原则终于初步谈妥。
虽然还有许多具体的法律文件、技术清单、资产评估需要后续细化,但成立光刻机公司这件大事,总算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二步。
喜欢纽约1981:内外八门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纽约1981:内外八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