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巨大的环形玻璃穹顶,洒在铺着深蓝色天鹅绒的礼堂地板上,光柱中尘埃缓慢浮动,仿佛连它们也沾染了今日庄重而略显滞涩的空气。
龙夏超自然事务管理局总部,一号授勋大厅。
座无虚席。
前方是穿着笔挺制服或深色正装的局内骨干、相关部门代表,后方则是架设着长焦镜头、屏息凝神的国内外媒体。所有的目光,或敬佩,或审视,或纯粹好奇,都聚焦在台上那个年轻的过分的身影上——林砚。
他穿着一身新为他定制的、融合了现代军服元素与些许传统纹饰的深青色礼服,肩章上是新设计的、以盘旋龙纹环绕星辰的“首席顾问”徽记。这身行头很重,压在他的身上,更压在他的心头。他站得笔直,视线平静地落在前方主席台正中央的赵启明副局长身上,但眼角的余光,却能清晰地捕捉到台下那些闪烁的镜头,以及一些资深研究者眼中毫不掩饰的质疑。
太年轻了,资历太浅了。即使他拥有独一无二的空间灵根,即使他在不久前那场关乎文明存续的月球战役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但“龙夏守护者”?这顶桂冠太重,重到足以压垮任何一个未经岁月沉淀的肩膀。
“……鉴于林砚同志在应对‘裂月侯’危机、稳定全球灵气环境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坚定意志与决定性贡献,”赵启明的声音通过扩音设备,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厅里,沉稳有力,“经最高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特授予林砚同志,‘龙夏守护者’荣誉称号!”
掌声雷动,如同潮水般涌来。
林砚微微吸气,上前一步。赵启明亲手将那枚沉甸甸的、以古朴玄鸟环绕盾形徽章的纯金勋章佩戴在他左胸。勋章冰凉的触感透过衣料传来,与之相伴的,是赵启明压低到仅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荣誉背后,是亿万人的命运。从今天起,你站的每一步,都会牵动无数视线。稳住。”
林砚抬眼,对上赵局那双深不见底、饱含期许与告诫的眼眸,郑重地点了点头:“明白。”
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闪光灯几乎要将他淹没。他按照流程转身,面向台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能感觉到苏婉坐在前排靠右的位置,目光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和与支持;也能感觉到陈宇(尽管他伤愈后转为研究员,此刻也穿着研究岗的制服)微微攥紧的拳头,似乎在为他鼓劲。
然而,在这片喧嚣的荣耀之下,暗流已然涌动。
媒体提问环节,第一个问题就带着尖锐的试探。
“林砚首席,我是《环宇前沿》的记者。据我们所知,‘龙夏守护者’这一称号在我国历史上罕有授予,通常伴随着极大的自主权限。您如此年轻,请问您将如何运用这份权力?您个人的力量,是否会成为影响未来灵气时代走向的、一个不受控的变量?”
问题直白,甚至有些无礼。场内的气氛瞬间微妙地凝滞了一瞬。
林砚沉默了两秒,没有回避记者灼灼的目光,对着话筒开口,声音清晰而平静,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权力来自责任,而非称号。我的力量,源于这片土地,也终将用于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守护者’的意义,在于‘守’,在于‘护’,在于维持平衡,规避风险,而非凌驾。至于变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回提问的记者身上:“灵气复苏本身,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变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变量中的一部分。我所要做的,是和所有同行者一起,尝试去理解它,引导它,让我们文明的航船,不至于在这个变量引发的巨浪中倾覆。”
回答不卑不亢,既表明了立场,也巧妙地将个人角色融入集体与时代的洪流中。赵启明在一旁微微颔首。台下响起了一阵善意的、理解的掌声,但某些角落里的审视目光,并未因此减少分毫。
授勋仪式在一种表面圆满、内里暗藏波澜的氛围中结束。
……
下午,林砚在几名助理和研究员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京郊新落成的“潮汐观测与对策研究所”。
研究所的主体建筑嵌于山麓之间,外表是冷灰色的合金与强化玻璃,线条硬朗,充满现代科技感,与周围的山林却又奇异地融合。内部灯火通明,各种先进的灵能波动监测仪、全息投影沙盘、超算阵列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穿着白大褂或功能性服饰的研究人员行色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初创机构特有的、混合了兴奋与紧张的忙碌气息。
在最大的中央指挥室,林砚见到了他的核心团队。
苏婉自然在列,她已从外勤一线转为研究所安全与情报部门的负责人,一身利落的深色套装,气质干练。陈宇站在她旁边,脸色还有些伤愈后的苍白,但眼神明亮,充满了投身新领域的热情。此外,还有几位从各大高校、研究机构抽调来的顶尖学者,涉及物理、生物、地质、信息科学乃至社会学领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灵气潮汐之月球遗踪请大家收藏:(m.zjsw.org)灵气潮汐之月球遗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