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涵攥着那块干净的手帕,把那些深埋心底、见不得光的屈辱与痛苦,一点点说了出来,像卸下了千斤重担,也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只是她没有说出陈卫星是陈家旺骨肉的事,她怕这种耻辱会影响到孩子,她想把这事永远地带进棺材。
而叶培之始终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没有评判,只是在她情绪起伏时,偶尔轻轻拍一拍她的后背,无声地安抚。
就在两人的心防渐渐消融、倾诉渐入深处时,河风里忽然卷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像惊雷般炸在夜色里——“周雨涵!周雨涵你在哪儿?”
是陈国栋的声音,粗哑又慌张,没了往日醉酒后的蛮横,反倒透着几分无措。
紧接着,杂乱的脚步声、邻里的询问声也渐渐逼近,“国栋,找着了吗?”“月子里的人可不能乱跑!”
原来陈国栋睡熟后,刚满月的陈卫星却突然被饿醒,哭得撕心裂肺,他这才发现周雨涵不见了,顿时慌了神,又顾不上气力不济,就一边喊一边挨家打听,又循着河边的路找了过来。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让叶培之和周雨涵像受惊的鸟雀,猛地分开了距离。
周雨涵脸色煞白,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襟,眼神里刚生出的一点光亮又被惶恐取代。
叶培之很快镇定下来,压低声音,语气急切却沉稳:“雨涵,别慌。你听我说,连死都不怕了,就更要好好活着。你的儿子陈卫星,他是你的骨肉,是无辜的,他没有任何错,你得好好善待他、陪着他长大。”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字字恳切:“你再想一想,你要是真走了轻生的路,你的爹娘该怎么活?他们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不是盼着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有卫星,他才刚满月,没了娘的疼爱,往后在这世上该多孤单?你不能丢下他们啊!”
这些话一字一句砸在周雨涵心上,像漫漫长夜里突然亮起的一盏灯,驱散了她心头的绝望。
是啊,她不是孤身一人,爹娘的白发、孩子柔软的小脸,还有骨肉相连的牵挂,都是她放不下的责任。
“外面动静越来越大,再待下去怕引起误会,对你不好。”叶培之看了眼声音传来的方向,催促道,“你先回去,就说心闷出来透透气。好好活着,往后的日子,要学着为自己打算,别再钻牛角尖。”
说完,他怕再多待一秒会惹来闲话,转身便借着夜色往学校宿舍的方向走去,只留下一个挺拔却落寞的背影。
周雨涵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又听着陈国栋越来越近的呼喊,深吸了口气,定了定神。
很快,陈国栋带着几个人找到了河边,看到周雨涵独自站在那里,他脸上又急又气,却没像往常那样发作。
“你跑这儿来干啥?孩子哭疯了!”他上前想拉她,却被周雨涵下意识地躲开了。
这时,婆婆也赶了过来,脸上满是担忧:“雨涵啊,你这孩子,月子里身子虚,夜风这么凉,怎能瞎跑出来?要是受了寒落下病根,一辈子都遭罪!”
邻里们也围着劝,“是啊,月子里可不能任性”
“孩子还等着娘呢”。
周雨涵垂下眼,按叶培之教的说法轻声道:“在家待着闷得慌,就想出来透透气,没跑远。”
她的眼神还有些躲闪,怕被人看出方才的异样。
陈国栋盯着她泛红的眼眶和微肿的脸颊,皱了皱眉,却没多问——或许是孩子的哭声还在耳边回响,或许是她躲闪的模样里藏着的脆弱,让他难得没发作。
在众人的七嘴八舌的劝说下,周雨涵跟着回了家。
刚进门,陈卫星的哭声就扑了过来,那软糯又带着委屈的声响,让她心里猛地一揪。她快步走到床边,抱起小小的孩子,感受着他温热的小身子、均匀的呼吸,原本纷乱的心忽然就静了下来。
日子依旧在柴米油盐和陈家的屋檐下继续,但有些东西已经悄悄变了。
周雨涵不再像从前那样麻木顺从,陈国栋想碰她时,她会硬着头皮躲开,语气坚定:“我身子还没全部恢复好!”
她把更多心思放在陈卫星身上,每天仔细给孩子换尿布、喂奶、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哄他睡觉。
看着孩子吃饱后满足的笑脸,看着他挥舞着小手蹬着小脚的模样,周雨涵的眼底渐渐有了神采。
她知道,往后的路或许依旧难走,但叶培之的话像一粒种子,在她心里生了根——好好活着,为了爹娘,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
夜色依旧深沉,但周雨涵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束不肯熄灭的光。
一段时间后,周雨涵的日子渐渐有了规律。
每晚哄睡陈卫星,应付完陈国栋的需求,等家里人都沉入梦乡,周雨涵总会悄悄起身,披件薄衣,循着记忆中的路往清河岸边走去。
夜风微凉,吹散了白日的疲惫,也勾起了心底的念想——她总盼着,能再听到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首藏着伤痛与慰藉的旋律,像一根无形的线,牵着她对生活的一点盼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镇红颜请大家收藏:(m.zjsw.org)小镇红颜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