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动用皇帝的内帑和中央力量,绕过可能被江南势力影响的地方官府,支持文贵,表明了他坚定不移的态度。
第二道,给内阁和吏部:“漕运整顿,乃国之要务,凡有推诿掣肘、阳奉阴违者,无论官职大小,文贵可据实参奏,朕必严惩不贷。另,考察江南官员,当以其支持改革、勤于王事为首要标准,其庸碌无为、甚至暗中阻挠者,着吏部记档,适时调整。”
这是明确的政治信号,将支持改革与官员的考核升迁直接挂钩,施加组织压力。
第三道,则出乎所有人意料。他下旨给费宏:“《京报》下期,可辟一‘答疑’之栏,针对近日士林官场对漕运整顿之疑虑,如‘是否过于酷烈’、‘是否影响漕工生计’、‘是否加征商税’等,由尔等据实撰文,一一辨析澄清。可邀杨一清、王琼等大臣,乃至国子监中有识之士撰文,各抒己见,务求透彻。”
他不仅要反击,还要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进行公开的、说理式的辩论,将这潭水彻底搅浑,在辩论中教育士林,争取人心。
做完这些部署,朱厚照长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依然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
但有了明确的策略和坚定的决心,他相信,胜利的天平,终将慢慢向自己倾斜。
江南的风,已然吹起,带着变革的气息,也带着旧势力的顽抗。
这场围绕大明经济命脉的控制权之争,才刚刚进入高潮。
心累,朱厚照有时候在想,要是穿越到满清,以满清皇权集权的力度,推行改革可能会更顺畅。
当然,这只是他脑海中偶尔闪过的一丝荒诞念头,满清的改革始终是在束缚百姓的思想,“技”层面的改革,到头来都会失败。
喜欢大明执政官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执政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