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渭水泛着粼粼金光,放勋赤着脚踩在湿润的泥土上,指腹摩挲着新割的艾草。远处村落传来此起彼伏的捣衣声,混着孩童追逐的笑闹,在阡陌纵横间织成绵密的生活之网。这是他带领族人定居渭水北岸的第七个年头,二十余座茅草屋错落分布,圈养牲畜的栅栏在夕阳下投出整齐的暗影。
大首领!年轻的仓颉挥舞着刻满符号的兽骨跑来,额角还沾着草屑,西边洼地又冒出几株野稻,穗子比去年还饱满!
放勋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接过兽骨,粗糙的指尖抚过那些歪歪扭扭的刻痕——这是仓颉新创的记事符号,用来标记庄稼生长和猎物踪迹。走,去看看。他顺手将艾草别进腰带,带着几名族人往河滩走去。
暮色渐浓时,众人在一片积水洼地前停下。几株稻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金黄的谷粒饱满得几乎要坠下来。放勋蹲下身子,拨开杂草,发现湿润的泥土里布满蚯蚓翻动的痕迹。这片地能种稻。他兴奋地说,只是得引水过来。
当晚,篝火在村落中央熊熊燃烧。方勋召集众人围坐,火光映照着每张疲惫却期待的脸庞。咱们在这里安家七年,靠着渔猎和野粮活了下来。他举起陶碗,碗里盛着新酿的粟米酒,但老天爷不会永远眷顾,我们得学会自己掌握土地。
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老族长拄着枣木拐杖站起:大首领,您是说...开垦荒地?
正是。放勋点头,西边洼地适合种稻,但需要挖渠引水。这不是一家一户能完成的事,得靠所有人齐心协力。他目光扫过众人,不过,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开垦之前,我们该向土地之神祈愿。
这话让喧闹的人群安静下来。自从定居此处,族人虽偶尔祭祀天地,但从未有过固定的仪式。放勋思索片刻,说道:明日起,我们在村落中央立社坛。用最肥沃的土堆成高台,上面种上最茁壮的树苗,作为土地神的居所。
第二天清晨,整个村落都动了起来。男人们从河边运来湿润的泥土,女人们采摘鲜花和艾草,孩子们则帮忙搬运石块。放勋亲自挑选了一棵小柏树,带着众人将它栽在社坛中央。随着树苗稳稳扎根,人群中爆发出欢呼。
社坛落成那日,放勋宰杀了一头最肥美的公羊。他洗净双手,将羊血洒在社坛四周,嘴里念着古老的祷词:土地之神,佑我子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众人手持燃烧的艾草,围着社坛跳起古朴的舞蹈。火光摇曳中,方勋仿佛看到土地神在柏树的枝叶间微笑。
社坛的建立,让分散的族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每日清晨,人们都会在社坛前献上新鲜的蔬果;每逢节气,更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放勋发现,自从有了社神的信仰,族人之间的争执少了,合作多了。大家都相信,只有和睦相处,才能得到土地神的庇佑。
在社神的见证下,开垦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放勋带领众人挖渠引水,将西边的洼地改造成水田。他们用石锄翻地,用木耙平整,汗水滴落在新翻的泥土里。仓颉则在社坛旁的石壁上,刻下记录农事的符号,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记事体系。
然而,就在稻苗茁壮成长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平静。渭水水位暴涨,汹涌的洪水眼看就要淹没村落。放勋连夜召集族人,在社坛前举行紧急祭祀。他跪在泥泞中,对着社神虔诚祈祷:土地之神,您赐我们土地,如今洪水肆虐,请您显灵!
奇迹发生了。就在洪水即将漫过堤坝的关键时刻,风向突然改变,暴雨也渐渐停歇。望着退去的洪水,族人热泪盈眶,对着社坛连连叩拜。从那以后,社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愈发神圣,祭祀仪式也更加隆重。
随着时间推移,社坛不仅是祭祀的场所,更成为村落的中心。人们在这里议事、交易,甚至调解纠纷。放勋在社坛旁设立了简易的学堂,教孩子们识字、算数,讲述天地万物的道理。仓颉创造的符号也在不断完善,渐渐形成了文字的雏形。
一日,邻部落的首领前来拜访。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整齐的村落,肥沃的农田,还有庄严肃穆的社坛。贵部落在短短数年间,竟发展得如此繁荣。首领感叹道,不知有何秘诀?
放勋微笑着指向社坛:这一切,都离不开土地神的庇佑,更离不开族人的团结。我们立社坛,敬土地,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明白,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天灾人祸。
这番话让林部落首领深受启发。不久后,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效仿,建立起自己的社坛,形成了独特的土地信仰文化。而放勋所在的部落,也因社神信仰的凝聚,逐渐成为周边最强大的势力。
然而,方勋并没有因此而骄傲。他深知,信仰虽能凝聚人心,但真正让部落繁荣的,是勤劳与智慧。他带领族人不断改进农耕技术,发明新的农具,还建立了简单的灌溉系统。在社坛的影影下,村落里的生活蒸蒸日上,粮仓渐渐充实,手工艺品也越来越精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虞朝的故事请大家收藏:(m.zjsw.org)虞朝的故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