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快结束时,学校的德育主任特意来到活动室,对诗社成员们说:“这次的‘非遗文化展’办得非常成功,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以后学校会多支持你们的活动,希望你们能继续带着更多同学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听着主任的表扬,苏松心里充满了自豪。他看了看身边的伙伴们,贺花正和张爷爷说着悄悄话,白墨在整理同学们留下的反馈卡片,尤龙和宋子都在收拾展示工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他忽然觉得,诗社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家付出,也都在这个家里成长。
傍晚时分,大家一起收拾好活动室,并肩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玉兰花已经开了不少,洁白的花瓣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温柔,柳枝随风摇曳,像是在为他们送别。宋子都忽然提议:“我们来背一首《诗经》里描写春天的诗吧!就背《出车》里的‘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好啊!” 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清脆的声音在校园里回荡:“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苏松走在人群中间,听着身边伙伴们的声音,看着眼前美好的春日景象,忽然想起自己在《高三?人物志》里写的一句话:“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能在春天里发芽、在阳光下绽放的种子,只要我们用心浇灌,就能让它长成参天大树。”
他抬头望向天空,暮色渐浓,星星开始悄悄出现。春天已经来了,诗社的新旅程也才刚刚开始。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他们,比如要策划更多的文化活动、要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要更深入地研究传统文化;但他也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只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变,诗社一定能在新学期取得更大的成就,而他自己,也会像春日里的扶苏一样,在带领大家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锋芒。
白墨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思绪,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递给他一张纸条。苏松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春日将至,未来可期。愿我们都能像《诗经》里的草木一样,在传统文化的土壤里,茁壮成长,不负时光。”
他转过头,对白墨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将纸条小心翼翼地放进笔记本里。晚风拂过,带来玉兰花的香气,也带来了春天的希望。诗社的成员们还在继续聊着未来的计划,笑声和话语声在春日的校园里久久回荡,像是在为卷一的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像是在为卷二的新篇章,奏响序曲。
喜欢墨中有白请大家收藏:(m.zjsw.org)墨中有白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