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暖意,两人相拥着,汗水悄悄交融,谁都没有说话,只静静听着彼此渐渐平复的心跳。
过了好一会儿,陈哲才慢慢支起身,拨开她汗湿的头发,在她的唇上轻轻印下一个吻,眼神亮得惊人:“早安,我的女朋友。”他特意加重了最后三个字,语气里满是郑重与喜悦。
苏晚看着他,心底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她扬起嘴角,露出一个带着羞涩的笑容:“早安,男朋友。”
阳光刚好落在他们身上,温暖又明亮。这一刻,苏晚真切地觉得,这样细水长流的温暖,才是她真正想要的归宿。她决定彻底放下过去,全心全意地经营这份触手可及的幸福。
两人又依偎了片刻,才起身准备洗漱。陈哲的浴室宽敞又干净,他细心地帮她调好水温,还拿出干净的毛巾和一件宽松的棉质衬衫递给她。看着他忙碌的背影,苏晚的心里满是暖意。
早餐是陈哲准备的,简单的燕麦牛奶、煎得恰到好处的太阳蛋和培根,还有新鲜的水果。两人坐在洒满阳光的餐桌旁,像真正的情侣一样,一边吃着早餐,一边随意聊着天,气氛轻松又自然。
“今天有什么计划吗?”陈哲一边帮她倒牛奶,一边问道。
“下午要去接念安回家,”苏晚咬了口叉子上的鸡蛋,“之后可能在家整理一下画稿。”之前的展览结束后,她需要一些时间沉淀,思考接下来的创作方向。
“那我陪你一起去接念安,”陈哲很自然地说道,“晚上我们一起出去吃饭吧?我知道念安喜欢的那家家庭餐厅出了新的儿童套餐。”
“好啊。”苏晚笑着点头,这样平淡又具体的安排,让她心里满是踏实的幸福感。
早餐后,陈哲去处理工作邮件,苏晚则窝在客厅的沙发里,翻看一本艺术杂志。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让人忍不住有些犯困。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苏晚点开一看,原本放松的身体瞬间僵住,刚刚建立起来的平静与幸福,仿佛被划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短信内容很简洁,语气也带着公事公办的疏离:“苏小姐,冒昧打扰。魏先生嘱托提醒您,与格伦伯格基金会后续版权分割条款的第三项细则,建议聘请独立律师复核,仅供参考。”
这条短信精准地提到了她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的合同细节!在她以为自己已经彻底摆脱过去,开始新生活的时候,这条短信像一根细针,刺破了她努力营造的温馨氛围。
她紧紧攥着手机,指节都有些发白。心里涌上复杂的情绪——有恼怒,有不安,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悸动。他竟然连这么细节的事情都想到了……
香港“棱镜艺术空间”的个展筹备进入了关键阶段。苏晚几乎常驻香港,还租了一间临时工作室,每天忙着调整作品、和策展团队沟通、参与宣传方案的制定。这一次,她不再只是提供画作的艺术家,而是深度参与每个环节的决策者。
筹备过程中的压力远超预期,预算、工期、艺术效果、市场预期,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意外。有一次,原本预定用于核心装置的特殊玻璃材料因为供应链问题无法按时送达,整个布展进度都面临停滞。团队里的人都很焦虑,年轻的助理甚至急得红了眼眶。
苏晚站在空旷的布展现场,看着墙上标记的布局线,眉头紧锁。但她没有慌乱,很快冷静下来。先是联系了所有能想到的本地材料供应商,可惜都没有合适的。无奈之下,她翻出之前格伦伯格基金会提供的全球艺术材料供应商联络表——虽然知道这份表格的来源,可眼下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她按照区域和材质分类,一晚上发了几十封英文询盘邮件,还在邮件里详细说明了紧急情况。第二天一早,一家意大利供应商回复了她,说仓库里有少量库存,可以加急空运过来,但价格比原定的要高不少。
苏晚没有犹豫,立刻和“棱镜”的负责人李先生开了紧急视频会议。她言简意赅地说明情况,给出备选方案,还详细分析了成本增加的影响。她的冷静、高效和果断让李先生印象深刻,当即批准了预算调整。最终,这个问题在48小时内就解决了。
经过这件事,团队里的人对她多了几分真正的认可。她不再是大家眼里那个需要照顾的、来自巴黎的年轻女艺术家,而是能带领团队解决困难的核心人物。
可就在展览开幕前一周,更大的麻烦来了。一位在本地很有影响力的艺术评论家提前看到了部分宣传资料,在个人专栏里发表了一篇尖锐的评论。文章里质疑苏晚的作品是“东方元素的肤浅拼贴”,还说她是为了迎合西方市场而“自我异化”,措辞严厉,几乎全盘否定了她的创作。
这篇评论像一颗炸弹,在艺术圈里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甚至有几位原本有意向的藏家也开始犹豫。团队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连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李先生脸色都变得凝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霸道魏友泉狠狠爱请大家收藏:(m.zjsw.org)霸道魏友泉狠狠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