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无虚假!朱治斩钉截铁。
孙澎蓦然转身,在青砖地上来回踱步,靴底磨得簌簌作响。他需要这样来稳住心神。
这封来自襄阳的密报不过蝇头小字,却像块巨石砸进池塘——
刘表病笃!
孙澎攥着信笺的手指节发白。这消息来得太不是时候。
平心而论,眼下要吞下荆州这块肥肉确实力有不逮。虽说真要动武未必不能取胜,可打下之后如何治理才是难题。
原本的计划是要花两三年功夫,让张昭他们在扬州好好栽培批能吏。这些日子各地俊杰都被安插在各曹历练,就为着将来做准备。
可如今刘表突然病危——比前世足足早了十年!莫非就因年前那场恶战?
谁能想到那位昔日的之首,自荆州兵败后竟终日借酒消沉,早不复当年风采。
刘表虽未亲临战场,却折损了大量多年积攒的家底!
仅剩的争夺天下的微弱希望,也被孙澎彻底击碎。
安插在荆州水军的侄子张允阵亡,养子刘磐重伤,刘表在荆州再度沦为孤家寡人。
零陵太守假意支援,将部将邢道荣调往襄阳,实则削弱刘表对军队的掌控。
刘表越是清醒就越痛苦,本就嗜酒如命的他如今更是酗酒无度。
续弦的蔡氏非但不劝阻,反而任由其放纵,整日只忧心娘家侄女的婚事。
如此昼夜狂饮两月余,刘表终于彻底垮了身子。
十月初五——恰在曹操火烧乌巢前三日,刘表呕血卧床。
等孙澎获知消息已是十月末。因荆州封锁情报,加之细作多派往曹营,直至刘表病危才收到风声。
既然孙澎能得讯,曹操必已知晓——许昌校事府的手段史册留名。
眼下孙澎需权衡:若刘表亡故,能否及时对荆州采取行动?
而曹操平定北方后,会否干涉江东出兵?
更需警惕刘璋、张鲁、马腾、张津等邻镇势力趁火 ** 。
君理有何高见?
朱治肃然道:事关重大,宜先召集心腹商议。
孙澎颔首:就在我府中密议。即刻按名单传召,两时辰后齐聚。
荆州风云
朱治背影渐远,孙澎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刘表病危的字样上,忽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个乱世造成的影响已远超预期。
刘表竟将不久于人世?
这个念头让孙澎陷入沉思。此刻的刘琮尚在稚龄,莫非最终得益者会是刘琦?局势变化令人始料未及。
襄阳之行
改良过的马车内,张承惬意地观赏着窗外流动的景致。这辆经过主公改造的座驾确实不同以往,行驶时的颠簸感大为减轻。
他依稀记得是在车轴关键部位添加了某种精巧装置——似乎是叫什么弹簧?据说是用特殊处理的铁丝精心绕制而成,工艺极为考究。
车轮碾过官道的声响平稳而有节奏,这条通往襄阳的路途对张承而言已是轻车熟路。
使命在肩
接到急报的孙澎当机立断,再次派遣张承出使荆州。表面上是礼节性的探病,实则肩负更重要的使命——暗中联络荆州各大世家。
刘表若真辞世,当地豪族对刘琦的支持力度实在难以预料。史书典籍早已揭示这些世家的本性——他们不在乎效忠对象,只关心如何保全既得利益。
当年曹操八十万大军压境时,若荆州殊死抵抗,反倒给了曹军以战养战的良机。这是曹操在吞并袁绍势力时惯用的策略。
但若举州归降,曹操又该如何名正言顺地安插亲信?骤然获得偌大疆土,恐怕连曹操自己都会不知所措:未动干戈便唾手可得,这份厚礼该如何?
想必维持现状、留任旧吏会是权宜之计。
1.
你若归顺投诚,必能保全爵禄,安居乐业,何乐而不为?
2.
当年荆州豪族转投曹操,实则是经过精密筹划的棋局。
3.
为此,孙澎必须遣人前往襄阳一探究竟。
4.
若蔡蒯二族见刘表将亡,另谋出路也未可知?
5.
这些年蔡蒯借刘表之名铲除多少本地豪强?侵吞多少世家田产?
6.
这些人岂会毫无怨怼?岂无雪恨之心?
7.
孙澎需派使者暗中牵线,为有心之人铺路。
8.
欲引蝇聚,先投腐卵。
9.
车队刚近襄阳城门,守军便上前盘查。
10.
使者张承亮明身份后,守军即刻放行,并快马通禀刘表。
11.
毕竟上次扣押张承,孙澎险些攻破襄阳。
12.
此番百人使团入城,引得百姓纷纷侧目。
13.
众多随行人员实为便于传递密报——有些消息必须口耳相传。
14.
每日需两名信使往返,百人规模仅能维持月余传讯。
15.
何况使团中尚有其他官吏,实际传讯时限更为紧迫。
张承一行人进入城中,立刻引发了不小的骚动。他坐在马车内悄悄打量四周,发觉城内的百姓对自己到来的反应,与他预想的场景大相径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孙策托孤,我截胡孙权基业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孙策托孤,我截胡孙权基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