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没有给人太多喘息之机,冰冷的电子音说出了第三个选项:
【丙、攻下南京后,面对着洪秀全从整个江南搜刮而来的巨额财富与美女,曾、左、李三大军事集团都疯了,为了争抢战利品大打出手,曾国藩兄弟措手不及,全家被杀。最终,朝廷只找到了一个曾国藩家族的孩子,封其为一等侯,以示哀荣。】
“嘶——”
这个选项一出,天幕之下,各处都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结局听起来太过戏剧化,甚至有些离奇,但细细一想,不少人心里又觉得……未必没有可能!
“三大军事集团……为了钱和女人火并?”顺治时空,一个茶馆里,有闲汉咂摸着嘴,“嘿,你别说,要真是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摆在面前,那些当兵的还不得红了眼?当年李闯王进了北京,不也拷掠出几千万两银子?南京那是啥地方?六朝金粉之地,洪秀全刮了十几年地皮,要是没个几万万两,那才叫怪事!”
这话引得周围人纷纷点头。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什么盟约、情谊,都可能脆弱得不堪一击。天幕特意强调“三大军事集团”而非“曾家军”,这内讧的火苗,早就埋下了。
道光时空,京城某处宅院。与曾国藩同年考中进士的李文安,听到自己儿子李鸿章的名字赫然在列,腿肚子一软,差点站立不稳。
“少荃(李鸿章的字)……他,他将来竟成了……军阀?”李文安脸色发白,喃喃自语。他李家是书香门第,怎么就走上了拥兵自重的路子?可转念一想,曾国藩不也是进士出身,如今不也被天幕预言要统帅十八万大军?若将来局势真糜烂到那般地步,凭着自家与曾国藩的交情,曾国藩提携一下他这个同年之子,共同组建武装,似乎……也并非不可能。一想到儿子可能卷入这种血腥的财富争夺,甚至手上可能沾满同僚的鲜血,李文安就感到一阵眩晕。
而在湖南,屡试不第的左宗棠,看着天幕,眼神却闪烁着一丝复杂难明的光。他自负才学,却困于科场,心中早有郁勃不平之气。若天幕上的那个“左宗棠”真是自己,面对足以颠覆认知的巨额财富,以及一个凭借军功就能摆脱科举桎梏、直上青云的机会……他扪心自问,自己会不会也如选项中所说,为了利益不惜与曾经的盟友兵戎相见?
“大丈夫行事,但求无愧于心,亦当把握时机……”他低声自语,语气中竟带着几分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认同感。这个选项,虽然残酷,却仿佛为他内心某种被压抑的、不甘平凡的野心,打开了一扇危险的窗户。
最为隐秘的,是五个时空里,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们,在看到这个选项时,心底几乎不约而同地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期盼。
若真是这个结局……似乎,也不错?
一个因内讧而自我毁灭的军阀集团,一个身死族衰、只留下一个孤儿承受“恩赏”的曾国藩……这远比一个功高震主、可能黄袍加身的活曾国藩,更让他们感到安心。这混乱的、充满贪欲的结局,虽然难看,却彻底解除了对皇权的潜在威胁,甚至还能让朝廷以“抚恤忠良之后”的姿态收拾残局,博取美名。
天幕没有给众人太多思考时间,抛出了第四个选项:
【丁、当曾国藩攻占南京之时,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领满蒙八旗二十万大军从背后发动奇袭,曾、左、李三大军阀措手不及,全军覆灭。再无封王的必要。】
这个选项如同一道冰冷的铁流,瞬间冲刷过各时空。
紫禁城中的道光皇帝,眼中寒光一闪。若答案真是这个,那曾国藩就更不能留也不能用了!不止曾国藩,那左宗棠、李鸿章,也必须尽快找出,诛其九族,以绝后患!
“僧格林沁……”道光默念着这个名字,这已是他第三次从天幕听闻自己这位外甥(僧格林沁是道光帝姐姐的嗣子)。第一次是其围剿北伐的太平军,第二次是其率领三万蒙古骑兵在八里桥被英法联军打得全军覆没,这第三次……不知是真是假,但至少展现了一种可能性——一种利用满蒙亲贵力量,彻底铲除汉人军阀的可能性!
突然,道光皇帝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天幕上月透露的信息——自己的儿子(咸丰)在北京失陷后跑到了热河!热河,那里正是满蒙八旗势力盘踞的大本营!若是将来真到了需要借助他们力量的时候,何须催促?只要许以南京城内的金山银海、如云美女,这二十万八旗健儿恐怕自己就会红了眼,拼命去抢!用汉人的财富,驱动满蒙的刀兵,去剿灭不听话的汉臣……道光帝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而算计的弧度。
“好!这才是咱八旗劲旅该有的样子!”康熙时空,不少旗人将领拍案叫好。这个选项让他们找回了祖宗当年纵横天下的豪情,仿佛看到了满蒙铁骑依旧是大清定海神针的景象。虽然背后偷袭听起来不那么光彩,但兵不厌诈,能一举铲除心腹大患,就是好计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