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冰冷的电子音毫无波澜地公布了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甲。】
短暂的、近乎凝滞的死寂之后,五个时空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轰然炸开!
“甲?竟然是甲?!”
“这……这怎么可能!”
“主动辞谢王爵,解散十几万人的湘军?他曾国藩图什么?!”
没有人敢相信。从市井小民到朝堂诸公,第一反应都是荒谬和不解。那个手握十八万虎狼之师、刚刚踏平南京城、足以问鼎天下的军阀,竟然真的自解兵权,去做了一个看似虚无缥缈的“圣人”?
努尔哈赤时空,老汗王愣了半天,猛地一拍大腿:“这汉人书生……脑子被马踢了?到手的江山都不要?”他无法理解这种选择,在他弱肉强食的生存哲学里,这简直是自取灭亡。
顺治时空,少年皇帝福临怔怔地站在原地,忘了坐下。他刚刚经历了摄政王多尔衮的阴影,深知权力的可怕与诱人。主动放弃?他喃喃自语:“世上……真有如此纯臣?”他下意识地回头望向珠帘后的母后,看到的同样是庄太后凝重而困惑的眼神。
康熙时空,朝堂上的喧嚣早已被这答案震得粉碎。康熙帝缓缓坐回龙椅,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眼神复杂难明。他擒鳌拜、平三藩,深知权臣之害。他自诩精通帝王心术,恩威并施,却也从未想过能有臣子做到如此地步。“圣人……吗?”他低声自语,心中翻腾着怀疑、审视,以及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敬佩?或者说,是发现了某种超越他理解范畴的、名为“信念”的力量后的茫然。
乾隆时空,弘历在最初的错愕后,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带着几分嘲讽,几分不解:“好一个‘圣人’!倒是让朕开了眼界。只是……如此作为,岂非如伪宋襄公一般,徒留后世笑柄?”他享受着至高权力,根本无法共情这种“自残”式的忠臣行为。
软禁中的曾国藩,在听到答案的瞬间,大脑一片空白。
“是……是我选的甲?”他下意识地回想,随即想起自己因恐惧折寿而并未选择此项。可天幕公布的,偏偏就是这个他最渴望却又最不敢相信的结局。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冲上眼眶,是庆幸?是后怕?还是……羞愧?他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竟也和其他人一样,并不完全相信未来的自己能做到这一步。他读圣贤书,讲忠君爱国,可当真正面对足以裂土封王的权势时,那份信念究竟有多坚定?此刻,答案揭晓,未来的他做到了,反而衬得此刻怀疑着他的自己,灵魂是如此卑琐。
湖南湘乡,曾国华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大哥……大哥他……真的……”他不知该说什么,是该为家族的平安庆幸,还是该为大哥这“傻气”的选择惋惜?
一旁的曾国荃,手中的腰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他脸色变幻不定,最终狠狠一拳砸在墙上,不知是愤怒于大哥的“不争”,还是羞愧于自己之前那些“黄袍加身”的阴暗揣测。
天幕答案公布的那一刻,养心殿内的道光皇帝,如同被一道无声的惊雷劈中,整个人僵在了龙椅上。
“甲……真是甲?”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那个他最不看好、认为最虚伪、最不可能的选项,竟然是真相!那个他几度动了杀心,甚至盘算着如何利用僧格林沁去剿灭的汉臣,竟然真的是一位能舍弃王爵、自解兵权的“圣人”!
一瞬间,巨大的震惊过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如同冰火交织,冲击着他的内心。
一方面,一股难以抑制的,身为君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看!这就是朕的臣子!这就是大清养育的忠臣!在足以倾覆天下的权势面前,竟能恪守臣节,秉持圣贤之道!古往今来,能有几人?他爱新觉罗·旻宁的朝廷,竟出了这样一位堪比古之圣贤的纯臣!这简直是上天赐予大清,赐予他道光的祥瑞!
然而,这股自豪感旋即被更汹涌的羞愧所淹没。他想起了自己之前的猜忌、杀意,想起了对僧格林沁那“背后奇袭”的暗自盘算……
与曾国藩这皓月般的品格相比,他那些引以为傲的帝王心术,显得何等阴暗和卑琐!他竟以己度人,用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一位真正的忠臣!
道光皇帝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感到龙袍下的身躯有些发烫,几乎不敢去直视殿内臣工们的目光,仿佛他们都能看穿自己方才内心的龌龊。
与皇帝的复杂心绪不同,整个朝野在短暂的震惊后,迅速被一种狂热的崇拜和投机氛围所笼罩。
那些原本准备看曾国藩笑话,甚至暗中嫉恨他“简在帝心”的官员们,此刻脸上的表情精彩极了,从错愕到难以置信,再到一种近乎谄媚的狂热。
“曾大人!不,曾公!真乃千古完人,当世圣人啊!”一位翰林院的学士激动得胡子都在抖。
与曾国藩同年进士的李文安,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抓住身边同僚的袖子:“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涤生(曾国藩的字)非池中之物!其品行之高洁,堪称我辈楷模!今晚!就今晚!老夫就要把我家老二鸿章送到他府上,拜入门墙!若能得圣人指点一二,是我李家几世修来的福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