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陈远文一家回到陈家村,发现二叔二婶一家已经早早回来了。
陈郎中坐在厅堂中央抽着旱烟,陈二叔陈三叔耷拉着脑袋坐在一旁,三个堂哥在院子里劈柴,冯氏和二婶在厨房忙碌,家里气氛一片静默。
果然,刚坐下没多久,陈郎中就对陈传富说了李氏娘家人闹着要进工坊做事,而陈大姑今天也带着两个儿子回来找陈郎中要求把作坊的人辞退掉,留他家两个儿子在作坊工作,陈郎中不肯,她就坐在地上打滚撒泼,闹了大半天,把村长和族老们都惊动了。
最后陈郎中使出浑身解数、好说歹说才把陈大姑哄回家,说好明天给她个交代。陈郎中望着陈传富,实际看着陈远文说;“阿富,现在该怎么办?这么多人该怎么安排?还是大儿媳家懂事,没有提这种要求。”
老实巴交的陈传富硬着头皮闪闪缩缩地逃避他爹的眼神,结结巴巴地说:“阿爹,文仔他二舅母也提了……进作坊”。
陈远文看了,忍不住差点笑出声。
陈郎中听了,忍不住满头黑线,摆出无语问苍天的表情,摊了摊手说:“那怎么办?村里的人已经请了,绝对不能言而无信辞退。”
陈传富挠了挠头看了看陈二叔,陈二叔也挠了挠头看着他大哥,大哥不说二哥,他俩谁都没主意。
至于陈老三,他还没有定亲,表示没有这种妻子娘家的烦恼。
陈郎中看着这三个糟心东西,又看了看他的小孙孙,看到乖孙一副淡定有钱剩的样子,忍不住期待满满。
“阿公的乖孙孙,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陈郎中话音刚落,陈传富、陈二叔和陈三叔都齐刷刷星星眼期待地看着陈远文,陈远文缓缓地说出路上自己想到的办法。
陈二叔听到小侄儿要在县城买铺批发零售红薯粉条,后续还想打造一条县城到广州府的贩卖队伍,叹了口气对侄儿说,县里的很多商品买卖都是有主的,做两地贩货除了货源、销路,还要打通黑白两道,要不然收税都够他们喝一壶,小打小闹还可以,做大了没有靠山的话很快就会被贪官污吏盯上吞没了。
陈远文这才猛然醒悟过来,这不是前世那个平等和谐,任何人只要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就能闯出一片天的民主社会,这是吃人的封建旧社会,没有靠山,生意做得越大死得越快。
他叹了口气,看来不读书,不科举,想带着亲戚邻居一起发财致富是行不通的,没有功名,小富是安不了的。
“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不是吹的,在这个时代,无权无势的商人就如同养肥的大肥猪随时任人宰割。
如明朝首富沈万三,以盐业、丝绸和粮食贸易起家,曾资助南京城墙建设,传说财富达20亿两白银,其商业网络覆盖国内及海外(“通番”贸易),后因触怒朱元璋被抄家流放。?
看来目前只能打着陆家的旗号行事 ,红薯粉条的生意也能低调就低调,千万不能引起县里贪官污吏的注意。在县里开个杂货铺,卖点红薯粉条和山货应该还是可行的,但是来回府城贩货,动作太大还是算了。
陈远文想了想说:“既然贩货不行,那就先让二叔在县城开个杂货铺卖红薯粉条和山货,那边应该能安置两个人,剩下的人,我准备买座山种药材,养羊养兔子,应该能雇佣一部分人手。”
“买山种药材?”陈郎中疑惑地问。
“是的,我们这里的山买价不高,一座山大约50-100两,买下来可以将一些高大的树木烧炭卖一部分钱,留下野生的药材好好栽培,一些常用的药材如金银花,用扦插的技术就可以种植,而且生长期短,收益快;也可以找陆亲家爷爷代购买一些适合岭南山里种植的药材种子,如麦冬、夏枯草、巴戟、杜仲、金线莲等,药材的销路有陆家应该不成问题;在种植药材的同时还可以在山脚养羊或兔子,可以卖羊肉兔肉,又可以卖毛皮,羊粪和兔子粪便还可以作为药材和水稻田里的肥料。”
“可是我们不会种药材呀?”陈郎中内心其实已经动摇了。
“不会就慢慢摸索呗,反正野生药材是什么生长环境,我们就参照提供相似的生长环境就行了。
阿公阿爹,您们上山采药的经验比较多,知道哪种药材喜欢生长在什么地方,就把这种药材的种子撒在相似的环境,平时浇浇水除除草施施肥就可以了。
而且我们买山还可以挖竹笋,采蘑菇,这些也是收入。”
“那我们买哪一座山好呀?”陈传荣憨憨地问道。
“三叔,我的意思是不能买太近我们村子的山,一来因为离我们村近的山头,不要说药材就是大棵点的树都被砍光了,要远一点,少人光顾的,多药材生长的,阿公阿爹采药多,应该比较清楚,二来靠近村子的山要留给村里人砍柴火用。
当然也不能太过深山大岭,毕竟一天到晚有老虎、狼和黑熊出来祸害的话,也危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