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的清晨,雪粒子还沾在睫毛上,李昊已经踩着寨墙的青砖登顶。
风裹着硝烟味撞过来,刺得他鼻尖发酸。寨墙下,清军的黑潮正缓缓漫开——张彪骑在枣红马上,红顶子在雪地里亮得扎眼;身后是两门黑黢黢的轻型火炮,炮口斜指寨墙,炮衣已经解开;再往后,一百八十名步兵列着松散的三列横队,有的扛着云梯,有的攥着朴刀,靴底踩得积雪“咯吱”响。
“公子。”韩通的手按在腰间刀柄上,声音像淬了冰,“清军到了。”
李昊没回头,目光扫过寨墙下的每一寸土地——昨天刚加固的滚木槽、寨门上新增的铁皮撞木、墙根处堆得像小山的火油弹,还有那些攥着武器的庄丁,额角冒着热气,眼睛亮得像雪地里的星子。
“准备迎敌!”他转身,对着身后的“预备队”扬起下巴。
这些人里,赵铁柱拄着拐杖站在最前,左肩的箭伤还没好全,裹着厚棉絮的肩膀微微发颤;小顺子腿上的刀伤刚结痂,扛着一根碗口粗的滚木,指节捏得发白;李木匠握着斧头,刀刃上还沾着昨天砍滚木的木屑;还有张阿牛的老婆秀莲,攥着把菜刀——她是自愿来的,说“要是我男人有个三长两短,我也得拼个鱼死网破”。
“今天,咱们不是‘庄丁’。”李昊的声音不高,却像锤子砸在每个人心上,“是守家园的兵。听韩通的命令:滚木礌石要砸得准,火油弹要烧得狠,谁要是腿软——”他扫过众人,“就想想家里的灶台、灶台上的粥、粥锅边等着的娃。”
人群里响起低低的应和。赵铁柱把拐杖往地上一杵,吼道:“公子说得对!咱们的娃还等着喝明年的小米粥呢!”
清军开始安营扎寨时,李家庄园的寨墙上已经多了一层“铁刺铠甲”。
李木匠带着二十个木匠,正把粗铁链往滚木槽里穿。每根滚木都有水桶粗,表面钉满了三寸长的铁刺——那是周铁匠带着铁匠铺连夜打的,钉尖泛着冷光,像毒蛇的牙。李木匠用锤子把铁链的接头砸紧,抹了把额角的汗:“这滚木滚下去,能扎穿清军的皮甲,就算没扎死,也得让他们疼得滚下去。”
寨门处的动静更大。周铁匠指挥着庄丁,把两块厚实的榆木板钉在门后,每块木板都裹了三层铁皮,再用粗铁链穿过门楣的铁环,固定得死死的。“就算清军用撞车撞,也得撞断三根撞杆才敢碰这门。”他拍了拍木板,铁皮发出“哐当”声,“我加了十二个铁铆钉,比城墙还结实。”
韩通则在调整火力配置。他把护卫队分成四组,每组十人,分别守东、南、西、北四个寨门。每组配备两门“土火箭”——那是系统兑换的简易燃烧弹,竹筒做的箭身,里面装着火药和桐油,尾部绑着浸油的棉絮。韩通亲自蹲在地上,教士兵调整发射角度:“对准清军的云梯顶部,等他们刚搭上寨墙,就点着了射——烧了云梯,他们就得往下跳。”
小顺子第一次摸这种“火箭”,手一直在抖。韩通把一根火箭塞进他手里:“别怕,就跟你平时扔石头似的——瞄准了,扣扳机。”小顺子咬着牙,把火箭架在墙堞上,手指慢慢勾住扳机……
寅时三刻,赵铁柱带着二十人摸黑出发。
他们是李昊选的“死士”——轻伤未愈的护卫、会爬树的庄丁、甚至还有两个以前跟着商队跑过镖的汉子。每个人怀里都揣着两个火油弹,背上绑着砍刀,鞋底绑了三层破布,防止雪地里的脚步声。
“目标:清军的火炮辎重。”赵铁柱压低声音,“找到火炮,就把火油弹扔上去——不用恋战,烧了就跑。”
队伍像影子一样钻进后山的小树林。雪地上没有脚印,只有树枝被踩断的“咔嚓”声。赵铁柱摸着腰间的火折子,心里清楚:这一步要是成了,清军的火炮就成了废铁;要是败了……他摸了摸怀里的火油弹,笑了——反正都是死,不如死在砍清军的刀上。
凌晨四点,他们摸到了清军的辎重营。
两门火炮就停在营寨边上,炮衣还没来得及裹上,旁边堆着弹药箱和引火绳。赵铁柱做了个手势,十个人分成两组,一组吸引清军注意力,一组偷偷摸向火炮。
“着火了!”有人大喊。清军的哨兵刚转身,赵铁柱已经冲过去,把火油弹砸在一门火炮上。陶瓷罐碎裂,煤油溅在炮身上,浸油的棉絮立刻燃起大火,顺着炮架烧向弹药箱。
“轰!”弹药箱爆炸了,火焰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后山。清军的营寨乱成一团,有人喊“火炮被烧了!”,有人喊“救命!”。赵铁柱拽着受伤的兄弟,钻进树林里——身后,火焰还在烧,把雪照得像白天。
卯时正,清军的号角响了。
张彪举着马刀,声嘶力竭地喊:“攻!拿下寨墙,抢了粮食!”
步兵们扛着云梯,像蚂蚁一样往寨墙上爬。最前面的清兵,头盔上还沾着雪,手里的云梯撞在寨墙上,发出“咚咚”的响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