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铁证如山,惊涛暗涌
洛水码头,火把猎猎,映照着漕船上那一片森寒的兵甲。强弓劲弩、制式皮甲,在跳动的火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数量之多,足以装备一整个精锐百人队。空气仿佛凝固,只剩下风雨声和士兵们粗重的呼吸。
林薇(李薇)与李瑾登上漕船,指尖拂过冰冷的弩机,心头俱是沉重。这已远超贪腐的范畴,这是赤裸裸的叛逆!
“清点数量,登记造册!所有船工、护卫,分开羁押,严加审讯!”李瑾声音冰冷,带着压抑不住的杀意。
程英上前,低声道:“殿下,船上还发现了几封密信,用的是暗语,尚未破译。另外,盈丰号总店的火已被扑灭,抢下大部分账册,正在清理。”
林薇蹲下身,仔细查看一具皮甲内侧的烙印,眉头紧锁:“殿下,看这里。这烙印工艺,并非军中统一规制,倒像是……私坊仿制,但工艺极精。”
李瑾凑近一看,面色更加难看:“私铸军械……他们想干什么?!”
馆驿临时设立的审讯室内,灯火通明。盈丰号掌柜手腕包扎着,面如死灰地瘫坐在椅子上。面对如山铁证和程英凌厉的逼问,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是……是张府尹……还有长史大人……他们指使的……粮食卖往河北,换回金银和……和这些铁器皮甲……”
“卖给谁?军械运往何处?”程英厉声喝问。
“小人……小人不知具体买家,都是……都是河北分号接头……军械……说是……说是暂存,后续……后续自有安排……”掌柜语无伦次,眼神闪烁,显然所知有限,或者说,不敢尽言。
与此同时,对河南府长史(张启明妻弟)的审讯也取得了突破。在得知军械暴露后,这位长史精神彻底垮塌,交代了更多细节:盗卖官粮的巨额利润,七成上缴给以张启明为核心的“洛阳帮”,其余由他们这些执行者瓜分。而换回的军械,则是由“上面”的人直接指定接收,他们只负责运输和临时隐匿,至于最终用途,他一无所知,也不敢多问。
“上面?”林薇捕捉到这个关键的模糊词汇,“哪个上面?京城?还是……边境?”
李瑾眼中寒光凛冽:“看来,张启明背后,还有大鱼!”
河南府衙后院,已被软禁的张启明,得知漕船被截、军械暴露的消息时,正对着一盘残棋。他执棋的手猛地一颤,白玉棋子“啪嗒”一声掉落棋盘,滚落在地。
他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瞬间萎顿下去,面无人色。
“完了……全完了……”他喃喃自语,眼神涣散。
当李瑾和林薇联袂而至,出示部分账册、密信及口供时,张启明没有狡辩,也没有求饶,只是发出一阵凄凉而疯狂的大笑。
“成王败寇,有何可说?!”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住林薇,“只恨……只恨尔等来得太快!只恨未能……”他的目光扫过李瑾,骤然停住,爆发出最后一丝狠厉,猛地起身朝旁边的廊柱撞去!
“拦住他!”林薇疾呼。
身旁护卫早有防备,一把将其死死按住。
李瑾上前一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声音如同万载寒冰:“想求死?张启明,你的罪,需明正典刑,公告天下,以儆效尤!想这么轻易解脱?做梦!”
接下来的数日,洛阳城乃至整个河南道官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雷霆风暴。依据查获的账册、往来信件以及层层审讯所得的口供,一场大规模的清剿行动迅速展开。数十名涉及盗卖官粮、私运军械的官员被革职查办,投入大狱。盈丰号及其关联的数家商号被彻底查封,家产抄没。
林薇与李瑾以钦差之名,雷厉风行,迅速从随行官员及当地吏员中提拔了一批相对清廉干练之人,暂代空缺职务,稳定地方行政。同时,果断下令开放部分查抄的官仓,以平抑因这场巨大风波而略有动荡的粮价,并张贴安民告示,昭示朝廷整顿吏治、惠泽黎民的决心,很快便安抚住了惶惶的民心。
站在河南府衙最高的望楼之上,俯瞰着逐渐恢复秩序、华灯初上的洛阳城,林薇轻轻叹了口气。揪出这些蠹虫固然大快人心,但由此暴露出的边防隐患、吏治腐败,以及那隐藏在“上面”的更大黑手,却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头。
“薇儿,此次能拨开迷雾,捣毁此等巨窝,你居功至伟。”李瑾走到她身边,将一件披风轻轻披在她肩上,语气中带着难以言喻的庆幸与疼惜,“若非你洞察入微,步步为营,我们不仅难以推行新法,恐怕早已深陷泥潭,甚至……”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但林薇明白。若非她借助系统(万界宏观视野)发现数据异常,若非她果断决定突击永丰仓,又连夜夺取私账,顺藤摸瓜查到盈丰号,最终截获军械,他们很可能被张启明等人制造的假象所蒙蔽,甚至可能在对方的反扑中遭遇不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m.zjsw.org)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