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作学堂”成为了制定和推广“大唐标准”的核心。学堂内,最优秀的匠师与算学大家日夜推演,确定着从一枚螺丝的螺纹角度,到一匹丝绸的经纬密度的最佳规范。林薇甚至亲自参与了部分重要标准的审定,她带来的另一个时空的标准化理念,与这个时代的智慧相结合,开始孕育出强大的力量。
然而,建立标准的过程,本身也是一场利益的博弈。一些依靠独家秘方或特殊工艺起家的世家大族,对此极为抵触。标准意味着透明,意味着他们无法再依靠技术壁垒垄断市场。
长安城中,几家最大的私人铁坊和织造坊联名上书,委婉表示“标准虽好,然各家技法不同,强求一律,恐扼杀百工之灵性”,实则是不愿放弃超额利润。
林薇对此早有预料。她没有强行压制,而是让“大唐盛世基金会”出面,宣布了一项政策:凡率先通过“匠作学堂”标准认证的工坊,其产品将获得“皇商”采购优先权,并可在其产品上烙刻特殊的“标准”印记,基金会还将给予低息贷款扶持,助其升级设备。
胡萝卜与大棒并行。很快,一些嗅觉敏锐的中小工坊率先响应,他们看到了依附“标准”所带来的巨大品牌效应和市场机会。当印有“大唐标准”徽记的、质量稳定、价格公道的铁器和布匹开始涌入市场,并大受欢迎时,那些原本抵触的世家大族,终于坐不住了……
**\* \* \***
就在帝国内部围绕着“标准”展开新一轮角力时,北境的“拂晓”终于传来了期待已久的消息。他们并未找到阿史那贺鲁的准确藏身地,却意外截获了一支伪装成商队、试图穿越边境向草原输送物资的小队。经过审讯,一个令人震惊的线索浮出水面:与阿史那贺鲁暗中勾结,提供部分军械和建议的,并非预想中的西域强国,而是……盘踞在辽东,一直表面恭顺的高句丽!
高句丽,这个前隋未能啃下的硬骨头,如今似乎正试图利用大唐专注于西北和内部革新之际,暗中资助草原势力,意图在背后牵制,甚至……火中取栗。
消息传入长安时,正值第一场春雪融化。李瑾看着密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指尖微微泛白。
林薇站在他身旁,感到一阵心悸。技术的阴影,终于投射到了更广阔、也更危险的棋盘之上。帝国的东方,那片曾经让前隋帝国折戟沉沙的土地,似乎也嗅到了“进步”巨兽的气息,并试图将其引向对大唐不利的方向。
内有权贵对标准化的抵触未平,外有高句丽暗中作梗,西有阿史那贺鲁袭扰不断……李瑾与林薇脚下这艘名为“大唐”的巨轮,在驶向未知深蓝的航道上,面临的已不仅仅是风浪,更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试图扭曲其航向的暗流。他们手中的罗盘,那名为“技术”与“标准”的指针,能否在如此复杂的迷局中,依旧坚定地指向他们期望的未来?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m.zjsw.org)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