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林薇再次阻止,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这条线埋得如此之深,牵扯到的恐怕不止一两个被贬官员。继续监控,查清所有节点,尤其是……朝中是否还有人与此有关联。我们要的,不是几条小鱼,而是要将这张网,连根拔起!”
她顿了顿,补充道:“或许,可以让他们‘成功’一次。”
李瑾和林薇的耐心,很快得到了回报。
数日后,登州水师例行巡弋时,“恰好”拦截了一艘形迹可疑的渔船,从其暗格中搜出了数封密信。信中使用了一种极为复杂的密码,但经过“拂晓”密码专家的连夜破译,其内容令人触目惊心:不仅包含了“神机火鸦”部分虚假参数的“确认”信息,还有对大唐辽东军力部署的刺探要求,以及……一笔指向长安某位宗室子弟的巨额资金往来记录!
虽然信中没有直接点名,但那隐晦的指向,已足以让李瑾和林薇锁定目标——正是那位曾在御前质疑“专利”、家族与东南海商利益攸关的郡王!
内鬼,竟然隐藏得如此之深,地位如此之高!
消息被严格封锁,只有极少数核心君臣知晓。李瑾震怒之余,也感到一阵心悸。技术的阴影之下,滋生的不仅是外部的威胁和内部的争议,更有这深入骨髓的背叛。
几乎与此同时,专利审议院经过数次激烈辩论和实地勘验,对周明与王远的专利纠纷做出了最终裁决。审议院认为,周明的风箱设计虽受王远早期思路启发,但在关键结构上有显着改进和实质性不同,符合“创新”标准,裁定周明胜诉,授予其专利。但同时,审议院也严厉申斥了周明在研发过程中未能妥善处理与前辈关系的行为,建议其向王远致歉。
这个看似“和稀泥”却又明确支持了创新的判决,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它既维护了“专利”制度的公正性,鼓励了后来者的创新勇气,也一定程度上照顾了传统的师徒伦理,暂时平息了匠作学堂内部最大的纷争。
东西两线,一明一暗,都取得了关键进展。然而,李瑾和林薇却毫无轻松之感。揪出了内鬼的一条线,却可能牵出更多隐藏的势力;平息了一场专利纠纷,但利益重新分配引发的深层矛盾远未解决。
辽东的博弈仍在继续,高句丽如同暗夜中的饿狼,耐心等待着下一次机会。而那位被锁定的宗室郡王,其背后又站着哪些人?他们与高句丽的勾结到了何种程度?
技术的巨轮轰然前行,碾碎了旧有的秩序,却也带来了更加诡谲莫测的新战场。帝后二人站在权力的巅峰,清晰地感受到,脚下的基石,远不如看上去那般稳固。下一步,是该雷霆万钧,清洗内部,还是该隐而不发,等待更大的鱼浮出水面?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m.zjsw.org)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