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当官的自己先考明白了再说!”
“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少收点苛捐杂税比啥都强!”
“对!先把那些吃拿卡要的蠹虫清干净了!”
周围的议论声渐渐汇聚,矛头直指朝廷即将推行的新政,充满了不信任和担忧。
赵小川脸上的轻松彻底消失了。他站在喧嚣的夜市中,听着这些最底层百姓的肺腑之言,如同被泼了一盆冰水,瞬间清醒。他推行“绩效考评”,本意是革除积弊,激励实干。但在这些饱受盘剥的小民眼中,这新政却可能成为官吏们变本加厉压榨的新工具!信息的不对称,吏治的腐败,早已透支了朝廷的公信力!
孟云卿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道:“夫君,民意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新政立意虽好,然根基未稳,若急于求成,恐失民心。”
赵小川深吸了一口带着食物香气和市井汗味的空气,重重点头。他看向那些面带忧色的摊贩,忽然提高声音,带着一种发自肺腑的诚恳:“诸位乡亲父老!大家的话,我夫妻二人听进去了!这‘绩效’好不好,不是上面说了算!得看它能不能让当官的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能不能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若是做不到,若是成了新的刮骨刀…”他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那就说明它是个馊主意!该废!”
他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带着市井的直白和罕见的真诚。周围的议论声小了下去,摊贩们惊讶地看着这对气质不凡却言辞恳切的“夫妇”,眼中的疑虑稍减,多了几分探究。
孟云卿适时地将几枚铜钱放在老丈摊上,拿起那个小簸箕,对着赵小川微微一笑:“夫君说得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好是坏,做出来看。”她清冷的声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老丈看着手中的铜钱,再看看这对夫妇,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喃喃道:“要是当官的…都能像二位这般明白事理…那该多好…”
---
回到灯火通明的御书房,赵小川脸上的油光早已洗净,但州桥夜市里那些忧虑的面孔和质疑的声音,却如同烙印般刻在他心里。他烦躁地在御案后来回踱步,那份白天还让他志得意满的《绩效考评纲要》草稿,此刻看起来却有些刺眼。
“操之过急!朕还是太急了!”他猛地停下脚步,一拳砸在紫檀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光想着顶层设计,想着KPI、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信任!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早就被那些蠹虫啃食殆尽了!没有信任,再好的制度也是空中楼阁,只会沦为新的压榨工具!”
孟云卿坐在一旁,安静地煮着茶。茶香袅袅,稍稍驱散了书房的沉闷。她看着赵小川焦躁的样子,声音平和:“陛下能及时醒悟,体察民瘼,此乃新政之幸。州桥一席话,振聋发聩。当务之急,非急于推行‘绩效’,而在于重塑根基,赢回民心。”
“重塑根基…”赵小川咀嚼着这四个字,眼神渐渐聚焦,“对!地基不牢,地动山摇!得先‘清场’!把那些盘踞在百姓身上的蠹虫,彻底扫干净!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朝廷是动真格的!这样才能建立信任,新政才有落地的土壤!”
他快步走回御案后,抓起朱笔,在那份《纲要》草稿上狠狠划了几道杠,如同在斩断荆棘:“‘绩效考评’项目,暂停!需求变更!”
他铺开一张新的宣纸,提笔疾书:
> **“大宋吏治革新一期工程 - 清风行动”方案**
> **核心目标:** 清除积弊,重塑公信,为后续新政奠基。
> **行动策略:**
> 1. **利刃出鞘(治标):** 以胡三暗账及关联线索为突破口,皇城司、御史台联合行动,对朝野上下依附寿王、贪墨渎职、鱼肉百姓之官吏,进行彻底清查!无论官职大小,背景深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抄没家产,部分返还受害百姓或充实地方惠民仓!杀一儆百,震慑宵小!
> 2. **源头活水(治本):**
> * **精简苛捐:** 责成户部、三司,会同开封府,全面梳理汴京及京畿州县各项合法及不合法的税费摊派!凡无朝廷明文、巧立名目、重复征收、标准模糊之“行钱”、“免行钱”、“孝敬钱”等,一律废止!制定清晰、统一、公开的《商税及市征条例》,张榜公布,晓谕百姓!
> * **约束胥吏:** 严令各府州县,约束衙役、税吏等基层胥吏行为!严禁吃拿卡要、敲诈勒索、故意刁难!设立“民情箱”,鼓励商贾百姓匿名举报胥吏不法!查实者,重赏!涉案胥吏,严惩并枷号示众!
> * **开通言路:** 于汴京府衙及重要州府衙门外,设立固定“接访日”,由通判或推官轮值,专门听取商贾百姓对吏治、税赋、市易等方面的诉求和建议。建立《民情日志》,记录在案,限期反馈处理结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朕的北宋欢乐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