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顾千帆眉头深锁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到了皇城司——林绾绾。
她依旧是一身鹅黄宫装,步履轻快,腰间毒囊叮当作响,仿佛只是来串门。
“顾大人,忙着呢?”林绾绾笑吟吟地走进来,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名册和暗账抄本。
“王妃娘娘。”顾千帆起身行礼,心中疑惑这位煞星为何突然造访。
“别紧张,”林绾绾摆摆手,自顾自地坐下,从腰间一个绣着墨玉蜘蛛的锦囊里,倒出一点点近乎透明的粉末在指尖捻了捻,“本妃就是好奇,那个‘金蟾’…有眉目了吗?”
“暂无确切线索。”顾千帆如实回答。
“哦。”林绾绾点点头,似乎并不意外,“郑元奎那老家伙,骨头都快被皇城司敲碎了,也只挤出‘金蟾’两个字,还说得不清不楚。依本妃看啊,这‘金蟾’未必是人名,也未必是印记。”
“王妃的意思是?”顾千帆目光一凝。
“蟾蜍嘛,在有些方士眼里,可是招财进宝的瑞兽,尤其喜欢蹲在金元宝上。”林绾绾指尖轻弹,那点粉末无声无息地飘散在空气中,“郑元奎的暗账里,记录的是钱。‘金蟾’,会不会是…某个隐秘的、用来洗钱或者藏匿赃款的…钱庄代号?或者…某种特殊的交易凭证?”
钱庄?凭证?顾千帆脑中灵光一闪!这个思路跳出了“人”的框架,豁然开朗!郑元奎贪墨的巨额资金,不可能都藏在家里,必然有隐秘的流通渠道!这“金蟾”,极有可能是一个关键的金融节点!
“多谢王妃提点!”顾千帆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臣立刻调整方向,密查汴京城内所有名称、标记或交易暗语涉及‘蟾’、‘金’的钱庄、当铺、票号!尤其是与工部官员、寿王旧部有过往来的!”
“这就对了嘛!”林绾绾满意地拍拍手,站起身,“查账这种事,有时候换个方向拨拉算盘珠子,说不定就有惊喜哦!顾大人慢慢忙,本妃去御膳房看看新到的岭南荔枝到了没。”说罢,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地走了,留下顾千帆对着名册和暗账,陷入了新的沉思。
---
工部衙门内,气氛前所未有的紧张。
原本庄严肃穆的正堂偏厅,已被临时征用为“肃政廉访司(筹)审计组”的办公地。门口竖起了一块醒目的木牌:
**【工部军器监专项审计公示】**
**【审计目标】**:核查元佑七年至九年耗材采购、核销、库存账实!
**【审计方法】**:复式记账法核查平衡!凭证链追溯!实物盘点抽样!
**【今日进度】**:
* 账册接收:已完成(共接收三年账册一千二百余册)。
* 人员约谈:进行中(已约谈库吏、采购吏等七人)。
* 凭证抽查:进行中(重点抽查硫磺、硝石异常核销凭证)。
**【发现问题(初步)】**:
1. 采购价格波动异常(如元佑八年六月硫磺采购价突涨三成)!
2. 部分验收单据笔迹存疑!
3. 核销凭证缺失率高达三成!
牌子就立在工部官员每日必经的廊道旁,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工部留守官员的心上。尤其是那些心里有鬼的,路过时无不低头疾走,冷汗涔涔。
偏厅内,气氛更是如同战场。几十张书案拼在一起,堆满了小山般的账册。户部、刑部抽调来的十余名算吏,在孟云卿(顾先生)的指导下,正埋头苦干。算盘声噼啪作响,如同密集的雨点,敲打在每个人的神经上。
孟云卿一身青灰儒衫,神色清冷,目光如电,快速地在各张书案间巡视,不时停下脚步,指点某个算吏如何运用复式记账原理查找借贷不平衡点,如何比对采购单、入库单、领用单、核销单之间的勾稽关系。她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直指要害,让那些原本只懂流水账的算吏们大开眼界,也倍感压力。
范仲平则坐镇中央,负责调度和约谈。他面前摊开着审计进度表和约谈记录,神色严肃,不断有书吏将新发现的问题或约谈摘要呈送上来。他需要快速判断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深入追查或移交皇城司。
最引人注目的,则是角落里一张单独的书案。憨皇子赵言正襟危坐(努力做出样子),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入库登记册和他那把朴实的小算盘。他被分配了一个相对简单的任务:统计元佑八年全年各批次硫磺的入库数量,并与采购合同进行比对。
这工作看似简单,却极其枯燥繁琐。赵言胖乎乎的手指笨拙地拨弄着算珠,嘴里念念有词:“甲字库…三月初七…河东路运抵…合同号丙寅七三…数量…一百二十斤?嗯…这里登记也是一百二十斤…对上了…”他每核对完一条,就在册子上小心翼翼地画个小勾,神情专注得如同在完成什么神圣使命。虽然速度不快,但那份难得的认真劲儿,让偶尔过来查看的孟云卿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朕的北宋欢乐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