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十万大山的褶皱深处。参天古木纠缠着蟒蛇般的藤蔓,将天光撕扯得支离破碎。空气凝滞湿热,弥漫着腐叶与瘴疠的甜腥气,每一次呼吸都像吞咽着黏稠的湿布。一支仅二十人的小队,如同融入阴影的鬼魅,在密不透风的绿障间艰难潜行。他们身着染成青黑、缀满藤叶碎屑的俍兵短褂,脸上涂抹着防虫的靛蓝泥膏,正是由皇城司精锐指挥使沈放率领的“猎鸾别动队”。
向导阿努,一个身形精瘦如铁、眼神锐利如鹰的俍人青年,突然停下脚步,伏低身体,示意噤声。他指向不远处一株三人合抱的望天木树干——几道极其新鲜的、呈特定角度交错的刮痕,隐藏在苔藓之下,若非阿努指点,几乎无法察觉。
“是‘海东青’的暗号,‘蛇信三叉’,标记水源或安全点。” 阿努用俍语低声对沈放说,声音在湿热空气中几不可闻。沈放点头,摊开一张用防潮油布精心绘制的简易地图。地图上,代表“海东青”可能藏身区域的几个红圈之间,被沈放用炭笔标注了细密的箭头和数据:
> **“区域A:三日前发现新鲜火塘灰烬,灰温余热37℃(人体触感),推测离开不足六时辰。”**
> **“区域B:发现弩箭毒囊(海蛇毒),毒液提取残留量15%(皇城司药局测定),使用频繁。”**
> **“区域C(当前):‘蛇信三叉’标记密度较前两日增加300%,指向西南峡谷。结合俍人传说,西南‘落魂谷’多天然溶洞,易守难攻,符合‘秘匣’藏匿特征!”**
> **“结论:目标向落魂谷转移概率:85%!行动优先级:最高!”**
“绩效追踪…数据不会骗人。” 沈放眼中精光闪烁,指尖重重戳在落魂谷的位置,“阿努,最快路径!目标:落魂谷口,日落前抵达,建立‘绩效观测点’!”
阿努点头,口中发出一连串模仿鸟雀的短促哨音。队伍立刻改变方向,不再追求绝对隐蔽,而是利用藤蔓、陡坡甚至溪流,在阿努带领下开辟出一条近乎垂直的“效率通道”!攀岩附壁,如猿猱腾跃;涉水泅渡,似游鱼无声。每一次路径选择,都基于阿努对地形的熟悉与沈放对“时间成本”的冷酷计算。原本需一整日的路程,硬生生压缩至三个时辰!
当最后一缕残阳将落魂谷狰狞的谷口染成血色时,别动队已悄然潜伏在谷口上方一片茂密的箭毒木林中。沈放架起一架特制的、镜筒包裹着树皮伪装的双筒“绩效千里镜”,调整焦距,谷内景象清晰映入眼帘。
谷底深处,紧贴一面陡峭崖壁,隐约可见一个被巨大藤蔓半掩的洞口。洞口极其隐蔽,若非崖壁上几处人为凿出的、供攀援借力的浅坑暴露了端倪,几乎与山体融为一体。洞口外,两名身着交趾藤甲、腰挎淬毒弯刀的彪悍守卫,如同石雕般伫立,警惕地扫视着谷底。
“溶洞入口确认。守卫两人,交趾制式装备。” 沈放低语,将观测结果口述给身旁的书记官。书记官迅速在一块涂了防潮蜡的薄木板上,用炭笔勾勒简图并标注:
> **【猎鸾绩效追踪日志 - 戊时一刻】**
> **目标点:落魂谷溶洞(坐标:黎峒西南丙寅区)**
> **洞外防御:明哨2(交趾藤甲兵,武器:毒弯刀,警惕度:高)**
> **洞内情况:未知(无人员进出迹象)**
> **环境威胁:谷底狭窄,强攻易遭崖顶滚石伏击;藤甲惧火,但谷内潮湿,火攻难燃。**
> **行动建议:待夜深,俍兵攀崖绕后,无声清除守卫;小队突入!**
“攀崖绕后…风险系数?” 沈放看向阿努。
阿努眯眼估算着崖壁角度与藤蔓分布,伸出三根手指:“三成把握。崖壁湿滑,有‘鬼见愁’(一种剧毒棘刺)和吸血山蚂蝗。若惊动守卫或洞内,崖顶滚石下,十死无生。”
三成!沈放眉头紧锁。这低于他设定的“最低五成行动成功率”绩效红线!他目光再次扫过谷底,忽然定格在洞口上方崖壁垂挂的几条粗壮藤蔓上。那些藤蔓根部虬结,深入岩缝,末端却垂至离地仅丈许。
“阿努,那些藤蔓…能否‘借力’?” 沈放眼中闪过一丝疯狂。
阿努顺着看去,瞳孔微缩:“‘过山龙’!韧如牛筋!你想…荡过去?!”
“不是荡。” 沈放嘴角勾起冷冽的弧度,“是‘精准速降’!目标:藤蔓末端!时间:守卫换岗间隙!工具:绞盘弩+精钢飞爪!”
他迅速在木板上画出草图:
> **“方案B(代号:‘獠牙’):**
> * **绩效准备:** 选两名最敏捷俍兵,背负浸透火油(防山蚂蝗)的坚韧皮索。
> * **绩效执行:** 于对面崖顶,用改良绞盘弩(射程三百步,静音)发射带倒钩精钢飞爪,钩住目标藤蔓根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朕的北宋欢乐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