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屏幕彻底黑下去后,屋里的安静变得锋利。林蔚然没动,手指还压在电源键上,掌心渗出的汗贴着金属边框。音箱里那声拨号音像根细针,扎进她后颈的皮肤。她缓缓松开手,从桌底抽出备用电池盒,把笔记本彻底断电,连同外接硬盘一起塞进铁皮柜底层。
她蹲在柜前,指尖触到冰箱侧面的锡箔纸边缘。那是她昨天贴的,用来屏蔽信号反射。她没急着起身,而是盯着墙角的网线接口——塑料盖子歪了一点,像是被谁拔下又匆忙插回。她记得自己拔线后,亲手拧紧了固定螺丝。
她站起身,走到门边检查反锁扣。金属插销落到底,没有松动。但她还是从床底拖出一卷铜线,绕过门把手打了个死结。做完这些,她才重新打开笔记本,这次不接网络,只用本地系统。
三小时后,街面传来环卫车冲洗路面的声音。她刚合上电脑,敲门声响起。
节奏是三短两长。
她屏住呼吸。这个暗号是顾明远半个月前定的,只有他和她知道。可她不敢开门。昨天那辆黑色轿车、太平间外的沉默医生、邮箱自动刷新的提示——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事实:对方能复制身份,也能模仿节奏。
门外没有再敲。一片静默持续了近一分钟,接着,一个硬物从门缝底下被推了进来。是枚U盘,黑色外壳,侧面有道划痕,像被什么利器刮过。
她戴上手套,用镊子夹起U盘,对着灯看了很久。划痕的走向不像随意磕碰,倒像是人为刻的数字“7”。她想起顾明远说过,他父亲出事前,常在证件边缘刻记号。
她没插进电脑,而是放进微波炉空转十秒。这是她从老技工那里学的办法,能短暂干扰隐藏芯片的共振频率。结束后,她用锡纸包住U盘,只露出接口,插进离线设备。
密码界面弹出:请输入六位数字。
她试了父亲生日,错误。
试了张立事故日期,错误。
屏幕提示:剩余一次机会。
她停顿几秒,输入“0”。夏岚给的举报编号。通过。
主文件夹打开,里面只有两个文件。一个是Excel表格,标题为“海东-瑞恩资金闭环”。另一个是30秒视频,无声,分辨率极低。
她点开视频。画面晃动,像是从某个隐蔽角落偷拍。镜头对准河边护栏,两个男人在争执。其中一个背对镜头,身形瘦高,穿警用夹克。另一个侧脸出现瞬间,她认了出来——是顾明远的父亲。他手里攥着个文件袋,正往桥边退。对面那人突然伸手,动作像要抢。
画面到这里中断。
她反复拖动进度条,在第18秒处暂停。顾父嘴唇微张,口型明显在说话。她放大帧数,逐格观察。
“账……本……在……”
她卡住。后面的字看不清。她调出父亲遗物中的笔记本,翻到一页写满警用暗语的纸。其中一行标注:“泵房——应急资金转移点,代号P3。”
她回到Excel文件,逐行查看资金流向。在“离岸账户-7”一栏,发现每月15号都有固定转账,收款方是“城西泵站维护基金”,金额五十万。备注栏写着“P3日常支出”。
她盯着这行数据,心跳加快。转账起始时间是二十年前7月,正是顾父坠河后的第一个月。
她重新播放视频,在顾父嘴唇闭合的瞬间,再次定格。这次她用笔在纸上摹出口型轨迹。对比笔记本里的唇语对照表,拼出最后两个字:“泵房”。
证据链开始闭合。
她正要复制文件,电脑右下角突然弹出提示:设备温度异常,建议立即断开外部存储。
她立刻拔下U盘。锡纸包裹的表面已经发烫。她把它扔进冰箱冷冻层,顺手将Excel关键页和视频截图抄写到纸质笔记本上。写完后,她在墙上钉了三张纸:一张是资金图谱,一张是视频定格画面,第三张写着“二十年,三条命”。
她退后两步,看着这面墙。从张立的录音笔,到父亲的日志,再到顾父的争执画面——所有断裂的线,正被一笔笔连上。
她坐回桌前,打开另一个程序,输入反向追踪获得的蜂鸣频率。系统比对出一段匹配信号:属于老式传真机拨号音,来源范围锁定在城西三公里内。
她正要标记区域,手机震动。一条未署名短信跳出来:“U盘读取超过三分钟,定位已激活。撤离。”
她盯着这行字,没回,也没删。而是打开抽屉,取出一枚备用SIM卡,插进手机。新号码接通后,她只说了一句:“P3账户每月进账五十万,你父亲死后就开始了。”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传来顾明远的声音:“别用电子设备传任何东西。他们盯的是路径,不是内容。”
“你在哪里?”
“我不在系统里了。”他说,“现在我是逃犯。昨晚刑侦队接到举报,说我篡改证据。通缉令已经下了。”
她握紧手机,“谁在背后操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曝光黑幕:我靠笔杆子掀翻商界请大家收藏:(m.zjsw.org)曝光黑幕:我靠笔杆子掀翻商界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