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龚雪老师!福贵一家人的命运太揪心了,您看哭了吗?”
“许愿先生写《活着》的灵感来源是什么?是否和您的生活经历有关?”
“文学界评价《活着》是新时期文学的又一座高峰,作为最亲近他的人,您怎么评价他的创作?”
“您二位,一位是笔力千钧、震动文坛的文学巨匠,一位是演技精湛、摘得金鸡的影坛翘楚,简直是天造地设的‘最佳良配’!能分享一下你们的相处之道吗?”
“最佳良配”这个词被反复提及,带着善意的调侃和由衷的羡慕。镁光灯闪烁得更加密集,焦点牢牢锁定在龚雪身上,捕捉着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谢谢大家对许愿和《活着》的关注。”她的声音透过话筒清晰地传开,不高亢,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周围的嘈杂,“《活着》……是一部需要勇气去读,更需要静下心来体会的作品。它写的是苦难,内核却是生命最顽强的力量。福贵的故事,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我们这片土地上无数坚韧灵魂的缩影。”她顿了顿,仿佛在斟酌词句,眼神里流露出真切的感动,“许愿在创作时,投入了难以想象的心力。我看到的,是他对笔下人物深切的悲悯,和对生命本身最赤诚的敬畏。作为读者,我被深深震撼;作为他的妻子……我心疼他的投入,更敬佩他的执着。”
记者们屏息凝神,笔尖在采访本上飞快移动,录音话筒贪婪地捕捉着她的每一个音节。后台通道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龚雪清泉般流淌的声音。
“至于‘最佳良配’……”龚雪唇边的笑意加深了些许,带着一丝难得的俏皮和坦然,“我想,所谓的‘良配’,或许不在于外在的光环是否相称,而在于彼此是否真正懂得对方心中所爱、所重。”她的目光温柔地扫过手中沉甸甸的奖杯。“他痴迷于文字构建的世界,在稿纸上耕耘人性的深度;我沉醉于光影塑造的人生,在镜头前体味百态的悲欢。我们走的是不同的路——他用笔,我用肢体和情感——但最终,都是在努力理解人,表达人,传递那份属于生命的温度与力量。”
她的声音柔和下来,带着一种经历过岁月沉淀的笃定:“文学和电影,本就是可以互相照亮的路。他在他的书房里寻找时代的脉搏,我在我的角色里触摸生活的肌理。我们分享创作的甘苦,也守护彼此心中那份对‘真’与‘美’近乎固执的坚持。能在这条并不容易的路上并肩而行,互相理解,互相支撑,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运和幸福。”
趁着掌声的间隙,工作人员迅速护着龚雪从热情的包围圈中开辟出一条通道。她抱着那座金鸡奖杯,在闪光灯的追逐和记者们意犹未尽的目光中,快步走向后台安静的休息室。厚重的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喜欢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