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1日,冬至。
北京酒店内最大的会议室里,条会议桌的首位,坐着许愿。
桌边围坐着几个人,是他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重金“挖”来的核心初创团队:
制片人:周卫国,四十多岁,原某国营电影厂制片主任,经验丰富,人脉广阔,擅长协调各种“接地气”的事务,是项目的“大管家”。
执行导演:张立军,三十五六岁,北电导演系科班出身,在几个大型剧组摸爬滚打过,执行力强,是许愿意图的忠实贯彻者和现场具体指挥。
美术指导:韩梅,一位四十岁左右,气质干练的女性,对历史细节和场景还原有近乎偏执的追求。
摄影指导:陈克,留着络腮胡,话不多,但眼神精准,是许愿高薪从某个正剧剧组“撬”来的。
“人都到齐了,我们开始。”许愿敲了敲桌面,声音不高,却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项目,大家都清楚了,《亮剑》。我的小说,现在,我要把它拍成电视剧。不是那种油头粉面、住别墅抽雪茄的‘抗战剧’,我要的是真实、粗粝、有血性!”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一千万的投资,我已经准备好。这笔钱,在现在动辄几千万上亿的大制作里,不算多。但我要的是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花在戏上,花在演员和场景上!服化道,必须真实!谁给我弄出抹发胶、穿崭新军装打仗的场面,立马走人!”
周卫国点点头,接过话头:“许总放心,预算我已经反复核算过。演员片酬这块,按照您‘重戏不重腕儿’的原则,我们能控制住。大头在制作上,尤其是战争场面和后期。”
“战争场面必须真实!”许愿强调,“爆炸点、弹着点、战术动作,不能糊弄。我们要让观众相信,这就是当年那群泥腿子出身的军人在打仗!”
韩梅推了推眼镜:“许总,美术方面我已经带队研究了大量历史资料,从八路军军服的灰色深浅、磨损程度,到晋西北民居的土墙质感,都做了详细方案。道具枪械,我们已经联系了专业的武器租赁公司,确保型号符合历史。”
“好。”许愿点头,“陈克,摄影方面,你有什么想法?”
陈克沉吟片刻,开口道:“许总,我想采用肩扛摄影为主,多用手持,增强临场感和动荡感。色调上,偏冷、偏硬,减少柔光,突出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艰苦。我们可以多用自然光,甚至在室内戏也尽量利用油灯、篝火等光源。”
“可以,我要的就是这种纪实风格。”许愿表示赞同,“剧本大家再吃透一点,每个人物,哪怕是只有几句台词的配角,都要有魂儿。接下来,重中之重——选角。”
许愿拿起一份文件:“我决定,面向全国海选。不设门槛,不看名气,只看谁最像剧本里那个人!”
“许愿影业”全国海选《亮剑》主演的消息,通过报纸、新兴的网络论坛以及行业内部渠道发布出去,一时间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千万投资不算顶级,但许愿亲自执导、改编自己的畅销小说,以及“不看名气看契合度”的口号,吸引了许多实力派演员和新人。
海选现场设在北京一家宾馆的会议室内。许愿亲自坐镇,周卫国、张立军陪同。
几天下来,见了形形色色的演员。
有人一进来就摆明星架子:“我演过XXX,收视率不错,李云龙这个角色,我觉得应该更‘帅’一点……”
许愿直接打断:“下一位。”
有人试图用程式化的表演来诠释角色,慷慨激昂,却空洞无物。
许愿揉着眉心,对周卫国低声道:“我们要找的是‘李云龙’,不是‘表演李云龙’的演员。”
直到一个叫李幼斌的演员走进来。
他穿着朴素,甚至有些不起眼,眼神里带着一种经历过风雨的沉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他没有多余的寒暄,拿到片段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前做动员的戏,略一沉吟,再抬头时,眼神变了。那不是表演出来的“霸气”,而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混不吝又极具煽动性的匪气和豪气。
李幼斌嗓音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我就不信这个邪,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啊?……”
一段戏演完,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许愿身体微微前倾,盯着李幼斌,缓缓开口:“你对李云龙怎么理解?”
李幼斌放下剧本,语气平静却笃定:“他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有很多毛病,满嘴粗话,抗命是家常便饭。但他骨子里有中国军人最硬的骨头,对敌人狠,对百姓亲,对战友真。他是个‘人’,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会犯错误,但关键时刻绝对靠得住的军人。”
许愿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海选开始后第一个真心的笑容。他转头对周卫国和张立军低语:“就是他。”
周卫国小声提醒:“许总,李老师演技没得说,但知名度方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