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惟尚飨!”
殿内百官齐声应和,声震屋瓦。
祭文宣读完毕,宋理宗赵昀,在杨过的目光示意下,上前一步,亲自执起御案上的酒爵,缓步走到陆游雕像前,将爵中清酒缓缓酹于地上,声音带着激动与哽咽。
他高声道:“放翁先生!朕……朕与天下臣民,今日告祭先生!王师已定中原,乃至更远!先生可以瞑目矣!”
话音落下,宋理宗自己已是老泪纵横。
他这皇帝做得憋屈,前半生沉溺享乐,后半生碌碌无为。
但在此刻,作为赵宋官家的代表,亲自完成这告乃翁的仪式,他内心深处那属于赵氏子孙、属于汉家天子的一丝血脉与尊严,似乎也被唤醒,与这举国上下磅礴的民族情感融为了一体。
紧接着,杨过迈步上前。他没有言语,只是肃立在陆游雕像前,深深一揖。
他身姿挺拔如松,这一揖,却仿佛承载了千钧重量。没有繁文缛节,没有激昂陈词,但所有人都能从这沉默的一揖中,感受到那份超越言语的敬意、告慰与承诺。
他不仅收复了土地,更接续了那几乎断裂的文脉与国魂。
随着杨过这一揖,仪式达到了最高潮。
“告翁!”
“放翁——英灵永安!”
“大宋——万岁!”
不知是谁先喊出了第一声,随即,殿内殿外,文武百官,戍卫将士,乃至被允许在广场外围观的汴梁百姓,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呼喊起来。
起初还有些杂乱,很快便汇成了整齐划一、震天动地的声浪。
这声浪如同积蓄了百年的洪流,冲破了所有的压抑与束缚,在汴梁城的上空回荡,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
许多白发苍苍的老者,朝着祠堂方向跪拜下去,以头抢地,泣不成声。
他们中,或许有人祖上便是从北方南迁,一生颠沛流离,终于在有生之年看到了故土回归。
或许有人自幼便听着父辈讲述陆游的诗句,那北定中原的梦想,早已刻入骨髓。
今日,这梦想以如此辉煌的方式实现,怎能不让他们激动欲狂?
喜欢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