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你二人统领十万大军,携火炮五十门,火枪兵三千,西进阻击蒙哥!不求速胜,只需依托有利地形,步步为营,阻滞其东进速度,消耗其兵力锐气即可!”
“遵命!”
“张弘范、阿里海牙!”
“末将在!”
“命你二人统领十万大军,携火炮五十门,火枪兵三千,南下迎击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实力最弱,士气最低,你等可采取更积极的攻势,争取尽快击溃其一部,打乱其北上计划!”
“遵命!”
忽必烈的部署清晰而大胆:分兵拒敌!他亲自坐镇中枢,统帅剩余的十万余主力,包括最核心的骑兵和部分火器部队,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支援两线。
他将收编的降军打散重组,填补各部队缺额,确保主力军团的战斗力。
而至关重要的火炮和火枪部队,也被他一分为二,加强给两个方向的阻击军团。
他的战术思路,源自杨过曾经向他阐述的一种后世战法:正面以火炮猛烈轰击,打乱敌军阵型和士气,同时预先埋伏一支精锐骑兵于侧翼,待敌军因炮击陷入混乱时,骑兵突然杀出,进行致命侧击,一举冲垮敌军。
其实这是后来拿破仑常用的战术。
这套将火力与机动性完美结合的战术思想,在忽必烈看来,简直是神来之笔,如同天授!
这让他对杨过的崇拜更是深入骨髓,用兵之时,自觉不自觉地都在模仿和运用这种思路。
紧张的备战持续了三个多月。广袤的中亚与中东交界地带,战云密布,三方势力都在调兵遣将,酝酿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决战。
战争,终于随着蒙哥军团的率先东进,拉开了序幕。
伯颜和兀良合台率领的西路军,在距离撒马尔罕以东数百里的一处名为图兰隘口的地方,构筑了坚固的防线。
当蒙哥的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时,迎接他们的是早已严阵以待的炮口。
轰隆!!!
火炮再次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
尽管蒙哥军已有心理准备,但当那熟悉的、仿佛来自地狱的雷鸣再次响起,看到冲锋的队列再次被那无形的死亡镰刀成片割倒时,恐惧依旧不可抑制地蔓延开来。
蒙哥军的攻势在火炮的打击下显得犹豫而无力,几次尝试性的冲锋都被轻易击退,遗尸累累。
喜欢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