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结果彻底征服了所有人。肥料制作迅速在联盟推广开来,成为农业生产的标准流程。
汪子贤没有满足于此。他进一步指导农人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调配专用肥料。
“叶菜类需要更多氮肥,可以用豆科植物秸秆制肥;块茎类需要钾肥,草木灰是很好的来源;果类需要磷肥,骨粉和鱼肥效果很好...”汪子贤将这些知识系统整理,编写成《肥田要术》,成为农人们的必备参考。
肥料技术的突破带来了连锁反应。首先,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联盟首次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其次,耕地利用率提高,不需要频繁休耕,同样面积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人口;第三,农作物品质提升,人们吃得更好更健康。
更深远的影响是,人们开始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农业生产。不再是单纯依靠经验和传统,而是通过观察、试验和改进来不断提高技术。
这天下午,汪子贤正在肥料制作区指导新一批学徒,忽然收到胖墩的提示:
「农业技术突破:有机肥料系统建立。土壤肥力提升150%,粮食产量提高80%,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智力+1。」 「新技能解锁:土壤改良、作物营养调控、有机循环利用。」
汪子贤会心一笑。最让他高兴的不是数据提升,而是看到几个年轻农人正在激烈讨论一种新的肥料配方——他们已经开始自主研究和创新了。
随着肥料技术的成熟,汪子贤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他组织农人们开展土壤普查,对不同区域的土壤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改良方案。
“看这片地,土质偏酸,需要加石灰中和。” “那块地沙质太重,需要增加有机质改善保水性。” “丘陵地的土层薄,需要修筑梯田防止水土流失...”
一套完整的土壤管理和改良体系逐渐形成。联盟的农业生产从粗放式开始向精细化转变。
丰收季节到来时,联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景象。田野里金黄的麦浪翻滚,仓库里堆满粮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满足。
在庆丰收的仪式上,农人们特意将第一捆麦子献给汪子贤,感谢他带来的“肥田之术”。
汪子贤却将这份荣誉转给了所有农人:“肥料技术是大家共同探索和完善的成果。这提醒我们:最好的技术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他趁机提出了下一个目标:“现在我们有能力生产更多粮食,接下来应该考虑多样化发展。我建议试种豆类改善地力,种植果树丰富食物种类,甚至开辟药圃培育草药。”
这些前瞻性的规划得到了农人们的热烈响应。曾经因生存压力而无法尝试的种种想法,如今都有了实现的可能。
夜幕降临,汪子贤更新着农业科技树。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铁器开垦,再到肥料技术,联盟的农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
他特别注意到,肥料技术的意义远不止于农业本身。它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向自然索取,到与自然合作;从利用资源,到循环再生;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良。
这种思维正在渗透到联盟的各个方面。工匠们开始研究材料的循环利用,猎人们注意生态平衡,就连日常生活中的节约和环保意识也增强了。
“真正的文明不仅是学会使用工具,更是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汪子贤在日记中写道,“肥料之术看似平常,却是这种和谐观念的最佳体现。”
窗外,月光下的田野宁静而肥沃,仿佛正在积蓄着力量,准备孕育更加丰硕的成果。汪子贤知道,这片土地和生活在上面的人们,正在共同书写着一个文明成长的壮丽诗篇。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