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布怎么换?”
“一张好狼皮,能换这么一块布吗?”
“这头巾真好看,用两罐地蛋换行不行?”
叫卖声、询价声、讨价还价声、熟人之间的打招呼声、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笑打闹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充满生活气息和蓬勃生机的原始商业交响乐。
汪子贤也混在人群中,背着手,像个视察工作的领导,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他看着一个妇人用一筐地蛋,成功从一个猎户手里换到了一块她心仪已久的狐狸皮,两人都眉开眼笑;看到木工坊的一个小伙子,用几个新做的木碗,换到了够他家吃好几天的肉干;看到一个小孩子,用自己捡到的几块漂亮石头,从一个老奶奶那里换到了一小把甜甜的野果干,开心得直蹦高……
当然,也偶有小摩擦。比如有人觉得对方要价太高,嚷嚷着“不公平”;或者换完之后觉得吃亏,想反悔。这时,佩戴着特殊标志(一根绑在胳膊上的红藤)的市场管理员就会及时出现,依据那几条简单的条例进行调解。大部分矛盾都在沟通和协商中化解了。偶尔有胡搅蛮缠的,在被管理员“请”去打扫了一次公共厕所后,也老实了许多。
“秩序!这就是秩序的力量!”汪子贤心中感慨,“有了规则,有了执行,混乱就能被约束,公平就能被维护。胖墩,你看,这经济的小苗苗,是不是开始冒头了?”
“嗯,初步运行效率比之前的无序交换提升了约47.3%,纠纷发生率下降约68.1%。”胖墩在他脑海里报出数据,小尾巴似乎也愉快地晃了晃,“不过,宿主大大,你别光顾着乐。看看那边。”
汪子贤顺着胖墩的提示看去,只见集市的角落里,有几个面生的族人,正小心翼翼地拿着一些东西,跟炎黄的人交换。他们换的主要是食盐和陶器。
“他们是?”汪子贤问旁边的飞羽。
飞羽看了一眼,低声道:“是附近山里‘灰岩部落’的人。他们部落人不多,主要以采石和制作石器为生。以前偶尔会用石斧、石矛头跟我们换点肉和盐。这次大概是听说我们这里弄了个固定的‘换东西场’,就找过来了。”
汪子贤眼睛一亮!“看!胖墩!外部需求来了!对外贸易的星星之火啊!”
他并没有立刻上前接触,而是暗中观察。灰岩部落的人带来的石制品质量确实不错,石斧厚重锋利,石矛头打磨得尖锐对称。他们换到了急需的食盐和几个陶罐,显得十分满意,离开时还不住地回头张望,似乎想记住这个好地方。
这件事给汪子贤提了个醒。内部的集市刚刚走上正轨,外部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如何管理外来者,如何确保安全,如何将这种偶然的交换变成稳定的贸易关系,甚至利用贸易扩大炎黄城的影响力……这都是接下来需要仔细谋划的。
集市开放了几天,效果显着。族人们交换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满意度提升。一些手艺好、有特长的人,通过交换改善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生产积极性更高。甚至有人开始专门琢磨制作更精美、更实用的物品,以便在集市上换到更多好东西——这可以看作是原始“市场竞争”和“产品质量意识”的萌芽了。
汪子贤看着属性面板上,因为社会结构优化、经济活动活跃而偶尔跳动的、小幅增加的文明火种点数,心里美滋滋的。这不仅仅是点数的增加,更是一种文明内在活力的体现。
这天傍晚,集市散去,族人们心满意足地带着换到的物品回家。汪子贤站在渐渐安静下来的广场上,看着那一片被踩踏得坚实的土地和整齐摆放的木台,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胖墩,你说,等我们的麻布产量上来了,染上颜色,是不是可以当成‘奢侈品’,高价……啊不,高比例地从其他部落换回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铜矿石?或者奴隶?呃,奴隶还是算了,咱不兴这个……但劳动力总是需要的吧?”
胖墩懒洋洋地趴在他肩膀上,打了个哈欠(如果系统会打哈欠的话):“宿主大大,你的思维又开始跳跃了。路要一步一步走。当前集市仍处于最原始的物物交换阶段,货币概念尚未诞生,远距离贸易体系更是空白。建议先巩固内部集市,逐步吸引更多周边小部落参与,积累管理经验,并尝试推广那几种‘一般等价物’的接受度。至于染色彩布换矿山……梦里啥都有。”
“嘿嘿,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汪子贤不以为意,嘿嘿一笑,“再说了,有你在,我觉得一切皆有可能!走,回去研究研究你那染色资料包,我看那‘蓼蓝’好像咱河边就有类似的野草?明天就去瞅瞅!”
他兴致勃勃,感觉身上那麻布衣服似乎也没那么刺痒了。文明的征程,就是这样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开辟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域中,不断地向前延伸。经济萌芽的悄然发生,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虽然微弱,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可能。
而此刻,在汪子贤没有注意到的属性面板角落,一行小小的、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文字,悄然浮现,又悄然隐去:
【检测到初步社会分工与交换行为规范化,原始商品经济雏形已形成。相关科技树“经济与贸易”模块预加载中……】
寒冷的冬日即将过去,温暖的春风仿佛已经在地平线下酝酿,准备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新一轮的生机与变革。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