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山堡的血战,如同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在辽阳乃至更广阔的溃败阴云中,激起了远超预料的涟漪。高岩之名,连同他那支打法诡异、作风硬朗的教导队,不再仅仅是聂士成麾下一个特殊的军事符号,而是变成了一种象征——一种在绝望中仍能迸发力量、甚至能硬撼强敌的希望象征。
当聂士成率领主力风尘仆仆抵达辽阳,得知首山堡不仅未失,反而重创日军前锋、稳稳扼守住要道时,这位向来以沉稳着称的老将,也禁不住在马上长长舒了一口气,随即,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高岩……好一个高岩!”他抚掌轻叹,语气中充满了庆幸与决断。
稳固辽阳防务、清点伤亡、抚恤将士……一系列善后事宜迅速展开。而在聂士成的行辕内,一场关乎未来的密谈,也在烛光下进行。
“经此一役,可知新法练兵,非是奇技淫巧,实乃强军必由之路!”聂士成屏退左右,只留一二心腹幕僚,目光灼灼地看着高岩,“你部于首山堡展现之战术、纪律、韧劲,远非旧军可比。朝廷诸公,或仍固守旧规,然我辈行伍之人,当知变通!高岩,若予你更大权柄,更多资源,你可能为我,乃至为我大清,练出一支真正的虎贲之师?”
高岩心知,最关键的时刻已然到来。他挺身,没有任何虚伪的谦辞,目光坦然而坚定:“回军门!若有足够支持,假以时日,卑职有信心练出一支,不逊于当世任何强军之精锐!然,此法非仅操典之变,更需打破陈规,触及根本,恐……阻力重重。”
“阻力?”聂士成冷哼一声,脸上掠过一丝厉色,“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只要于国有益,于战有利,些许蜚短流长,本官一力担之!”
他站起身,在室内踱步片刻,最终停下,沉声道:“即日起,擢升高岩为 ‘北洋武卫前军新编练军统领’ (职权近似标统/团长),授记名游击衔(从三品武官虚衔,表身份提升)。原教导队扩编为 ‘新军第一标’ ,员额一千五百,下辖三营及直属炮、骑、工、辎各队。一应营制、饷章、操法,准你参照泰西最新规制,参酌己见,大胆厘定!所需军械、饷银、兵员,优先拨付,若有掣肘,可直接呈报于我!”
新军统领!记名游击!独立厘定营制操法!
这已不仅仅是信任,而是近乎放权的支持!意味着高岩终于获得了一块足够大、也足够自主的试验田,可以真正将他超越时代的军事理念,系统地付诸实践。
消息传出,军中震动。羡慕、嫉妒、质疑、观望……种种情绪不一而足。一些靠着资历和关系上位的旧派军官,对此尤为不满,私下议论纷纷,认为高岩不过是侥幸立下战功,骤登高位,其所倡新法更是离经叛道,难堪大用。
高岩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无暇理会这些杂音。权柄在手,他立刻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始了新军第一标的全面筹建与革新。
第一刀,砍向编制。
他彻底摒弃了清军传统的“哨、营、标”模糊编制和世兵制、募兵制混杂的兵役体系。新军第一标完全仿效德日近代陆军编制,结构清晰,职责明确:
· 步兵三营:每营下辖四连,每连三排,每排三班(棚)。班为最基础战术单位。
· 直属部队:
· 炮兵队:设法搜罗、购买了四门克虏伯行营炮(75mm口径)及若干旧式山炮,集中使用,进行初步的步炮协同训练。
· 骑兵哨:精选善骑射者百人,负责侦察、通讯、侧翼警戒。
· 工兵队:专司架桥、铺路、爆破、构筑工事。
· 辎重队:保障后勤补给、弹药运输。
· 军乐队、医务所等辅助单位也一应建立。
第二刀,砍向兵源。
高岩不再满足于从旧军中遴选,他派出大量人手,深入直隶、山东等地,公开招募“身家清白、体魄强健、略通文墨之青年”。他开出了优于旧军的饷银,并明确告知将接受严格乃至严酷的训练。优厚的待遇和“高岩”这个名字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农家子弟和部分落魄文人前来投效。选拔标准极其严格,不仅考校体力、武艺,更注重反应、文化基础和品性。
第三刀,也是最具颠覆性的一刀,砍向了训练与思想。
新的营盘设在辽阳城外一片开阔地,完全按照高岩的理念规划建造,生活区、训练场、讲堂、仓库分区明确。
· 训练强度地狱级:每日拂晓即起,全副武装越野、器械、射击、土木作业……训练科目之繁多、强度之大、要求之严,让许多老兵都叫苦不迭。高岩亲自制定训练大纲,并时常出现在训练场,示范、纠错,要求近乎苛刻。
· 文化教育强制化:设立随营学堂,要求所有士兵必须识字,军官必须学习战术、地理、绘图。高岩甚至亲自编写了一些浅显的爱国主义和近代军事常识教材,在训练间隙讲授。他要灌输的,不再是盲目的忠君,而是基于国家民族概念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洋钢铁军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