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律森严如铁:制定了细密而严厉的军规,从内务卫生到战场纪律,皆有章可循,违者严惩不贷。但同时,他也强调官兵一致,严禁军官随意打骂士兵,建立了初步的申诉渠道。
· 战术思想超前:将首山堡的实战经验提炼升华,系统推行“小群战术”、“纵深防御”、“主动出击”、“步炮骑工协同”等理念。训练场上,不再是整齐的队列和呆板的射击,更多的是战术分队在复杂地形下的对抗演练。
革新必然伴随阵痛。旧习惯的阻力,对新操典的不适应,严苛训练下的怨言,甚至暗中使绊子的情况,时有发生。高岩对此毫不手软,该处罚的处罚,该清退的清退,以铁腕手段强行推进改革。
同时,他也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利用聂士成的特许和辽阳的工业基础(尽管薄弱),千方百计地改善装备:
· 尽力统一步枪制式,优先装备缴获和购买的村田步枪、毛瑟1871型等后膛枪,淘汰老旧的前膛枪。
· 建立了一个小型修械所,招募工匠,尝试维修枪械,甚至仿制、改进手榴弹和地雷。
· 高度重视地图测绘和情报工作,直属侦察分队扩充至百人,装备了更多望远镜、指北针,进行专业化训练。
短短数月,新军第一标的面貌便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虽然许多方面仍显稚嫩,装备也远未达到高岩心目中的标准,但这支军队所散发出的那种迥异于旧式军队的、带着近代化烙印的严谨、高效与锐气,已让所有前来视察的人感到震惊。
聂士成数次微服前来,看着校场上那些在寒风中挥汗如雨、眼神专注、战术动作干净利落的士兵,看着那初具规模的炮兵阵地和井然有序的营房,他常常驻足良久,默然不语,离去时,步伐却愈发坚定。
他知道,高岩正在打造的,不仅仅是一支军队,更是一种可能,一种在这个千年未有的变局中,为这个古老帝国蹚出一条生路的可能。尽管前路依旧迷雾重重,强敌环伺,内忧不断,但这支在废墟与血火中萌芽的新生力量,已然成为他手中最重、也最具希望的一张牌。
高岩独立于校场点将台上,寒风凛冽,吹动他已然换上崭新统领官服的衣角。他俯瞰着下方龙腾虎跃的训练场面,目光沉静。
根基初立,雏形已具。但这仅仅是开始。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远未到来。他必须让这支新军更快地成长,在即将到来的、更加残酷的国运风暴中,成为能够擎天撼地的钢铁脊梁。
他握紧了拳,感受着掌心传来的、属于这个时代的冰冷与沉重,也感受着那份由他亲手点燃、正逐渐燎原的星火之力。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洋钢铁军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