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3:改进至少一门火炮的驻退系统,使其射速提升20%以上(1/1)。奖励:功勋点+250,权限经验+100,已发放。】
【权限等级提升至 Lv.3(500/5000)。解锁【理论奠基】Lv.1 区域。可用功勋点:650。】
技术的突破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战斗力飞跃,也反馈了宝贵的系统资源。高岩立刻将部分意识投向新解锁的【理论奠基】区域,那里蕴藏着能引发更深层次变革的种子……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技术的价值,终需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检验与铸就。就在“砺刃”计划初露锋芒之际,日军酝酿已久的新一轮猛烈攻势,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轰然爆发。
日军第一军主力,在获得兵员和重炮补充后,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强压辽阳,另一路则突然转向,以泰山压顶之势猛扑鞍山站至海城一线,意图拦腰斩断辽南与辽阳的联系,并伺机围歼相对孤立的新军部队。王奎亲自坐镇的前沿核心防线,首当其冲!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日军凭借优势兵力和铺天盖地的炮火,向新军阵地发起了不计代价的波浪式冲锋。新军将士依托精心构筑的工事浴血奋战,但日军炮火之精准猛烈,仍给守军造成了惨重伤亡。更棘手的是,随着战斗持续,战场上空被浓密的硝烟和掀起的尘土完全笼罩,传统的旗语、灯光通讯时断时续,各阵地之间的联系变得异常困难,指挥体系开始出现滞涩和混乱。
“报告!三号、五号阵地通讯完全中断!情况不明!请求指示!”一名满脸焦灼的传令兵冲进炮火纷飞的临时指挥所,向眉头紧锁的王奎喊道。
王奎盯着地图上那几个可能已陷入孤军奋战境地的阵地标记,心急如焚。贸然派出预备队增援,极可能在能见度极低的混乱中与敌穿插部队遭遇,甚至可能被己方误判火力覆盖。
千钧一发之际,赵三槐带着几名技术兵,冒着横飞的弹片,将那台沉重的“磐石-I型”问询器抬进了指挥所。
“王大人!快!用它试试!”
王奎看着这略显笨拙的铁匣子,虽心存疑虑,但在通讯几近瘫痪的绝境下,任何一根稻草都必须抓住。
“接电!立刻向三号、五号阵地发送紧急识别问询!”赵三槐嘶哑着下令。
操作员迅速动作。在周围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几分钟的等待仿佛无比漫长。突然,“磐石”面板上,代表三号和五号阵地的绿色指示灯,在些许杂波干扰中顽强而稳定地亮了起来!识别码确认无误!
“他们还在!阵地还在我们手里!”赵三槐几乎吼了出来。
王奎眼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他猛地一拳砸在地图上:“命令炮兵集群,集中火力,覆盖敌军正在二道坡集结的区域,坐标……!命令预备队二连,立刻沿三号阵地左翼的干涸河床快速增援,接近阵地时务必用‘萤火’进行信号确认,避免误伤!”
命令借助这宝贵的信息通道迅速下达。有了相对可靠的敌我识别和短距通讯手段,王奎的指挥如同被擦去了迷雾。炮火支援变得异常精准狠辣,及时打断了日军的进攻节奏;增援部队路线选择巧妙,并在最后关头通过“萤火”应答器与守军成功“对接”,顺利投入战斗,稳住了摇摇欲坠的防线。
尽管日军攻势如潮,但在新军将士的顽强抵抗和“识途”系统初试锋芒的辅助下,其企图撕裂防线的攻势被一次次粉碎。战场依旧残酷,但新军仿佛一个被赋予了更敏锐神经系统的巨人,虽然躯体在承受重击,但大脑却能更清晰感知局势,更有效地调动每一分力量。
鏖战至黄昏,日军在阵地前遗尸累累,攻势终于衰竭,被迫后撤休整。王奎看着那台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磐石”问询器,布满硝烟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他重重拍了拍赵三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砺刃初试,新锋见血。这场艰苦的防御战胜利,不仅稳固了辽南战局,更在实战的熔炉中,淬炼并证明了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巨大战术价值。消息传回登州,高岩知道,他呕心沥血播下的科技火种,已然在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上,燃起了第一簇足以照亮前路的火焰。
【阶段性任务:钢铁之翼 - 目标1:成功试制并小规模列装“识途”系统基础单位(10/10)。奖励:功勋点+300,权限经验+150,已发放。】
【阶段性任务:钢铁之翼,全部完成。额外奖励:功勋点+200,权限经验+100。可用功勋点:1150。权限等级:Lv.3(750/5000)】
看着系统中增长的数字和新解锁的区域,高岩的目光越过眼前的胜利,投向了更深远的知识海洋与更严峻的未来挑战。他知道,这,仅仅是一场伟大变革的序曲。真正的蜕变,需要更多扎实的积累、更无畏的探索,以及……更残酷的、接踵而至的生死考验。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洋钢铁军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