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计划催生的无形锋镝,在辽南战场织就了一张愈发缜密的死亡之网,令日军的渗透、夜袭等拿手好戏频频受挫,攻势陷入泥潭。然而,技术的优势若不能转化为决定性的战略胜利,便终究只是延缓了失血的进程。高岩深知,久守必失,他需要一场足够响亮、足够震撼的胜利,来彻底扭转战局,并为“涅盘”计划争取更广阔的空间与时间。
机会,伴随着风险悄然降临。
赵三槐领导的侦察力量,如同最敏锐的触角,捕捉到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情报:日军为打破僵局,正向辽南增派一个精锐的野战重炮联队,其先头部队及大量弹药已运抵汤岗子火车站,预计将在三日后完成卸载与部署。汤岗子地处日军战线相对后方,但其火车站周边地势较为开阔,且守卫兵力主要是负责警戒的步兵大队,主力尚在后方行军途中。
“这是一个诱饵,也可能是一个陷阱。”王奎在沙盘前,指着汤岗子的位置,面色凝重,“倭寇故意露出破绽,想引我们出击,然后利用其机动优势围歼我们突出部的兵力。”
高岩(身体状况已允许他参与核心军事会议)的目光在沙盘和情报文书间来回移动,大脑飞速运转,系统界面中那些关于战术和地形分析的知识碎片也在潜意识中提供着支持。
“是陷阱,也是机会。”高岩最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他们想围点打援,我们便来一个中心开花,速战速决!”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作战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核心目标:突袭汤岗子火车站,摧毁或缴获日军重炮及弹药,重创其炮兵力量。
关键手段:
1. 声东击西:以一部兵力,在战线其他方向发起佯攻,制造混乱,吸引日军主力注意力。
2. 闪电突进:集中全军最精锐的、已初步换装无烟发射药武器和部分“萤火”应答器的步兵营,配属所有可机动的改良火炮和唯一一支试验性的无线电通讯排,组成突击集群,由王奎亲自指挥,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以强行军速度直插汤岗子!
3. 技术压制:突击集群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直至接敌前一刻。发起攻击时,利用“磐石”系统和无线电,实现突击部队内部、以及与后方炮兵指挥所之间的即时通讯与目标指示,形成“发现即打击”的作战节奏。
4. 快打快撤:达成目标后,不惜舍弃部分缴获和重装备,利用突击速度迅速脱离战场,绝不恋战。
这个计划将“砺刃”计划的成果运用到了极致,也对部队的意志、体能和战术素养提出了最高要求。
“干了!”王奎眼中燃起战意,“老子亲自带突击队去!让倭寇尝尝咱们新家伙的厉害!”
赵三槐也立刻表态:“侦察连全员前出,确保行军路线安全,并监控日军可能的所有援军路线!”
高岩重重拍了拍沙盘边缘:“此战,关乎辽南全局,亦关乎我新军未来之气运!各部务必精诚协同,动作要快,攻势要猛,撤退要果断!我们要用这场胜利告诉所有人,时代,已经变了!”
命令下达,新军这台战争机器以最高效率运转起来。佯攻部队在其他方向开始了积极的调动和袭扰。而王奎亲自挑选的突击集群,近两千名精锐,则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于黄昏时分悄然集结。
夜幕降临,突击集群如同暗夜中流淌的钢铁溪流,无声无息地没入丘陵与林地。士兵们背负着远超常规的负重(额外的弹药、电池、应答器),却步履沉稳。军官们不时通过手势和压低的声音传递指令,整个队伍在黑暗中保持着惊人的秩序与速度。
赵三槐的侦察兵如同幽灵般在前方引路和清除障碍。无线电通讯排的士兵则紧张地维护着那些宝贵的、包裹着厚布以减少碰撞声响的电台和“磐石”问询器。
次日凌晨,天色将明未明之时,突击集群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汤岗子火车站外围!
战斗,在日军哨兵惊恐的示警枪声中骤然爆发!
“炮兵!前方车站月台,日军正在卸载的火炮,急促射!”王奎通过无线电,直接向紧随其后、已抢占附近制高点的炮兵阵地下达命令。
几乎在命令发出的同时,经过改良、射速更快的克虏伯行营炮和部分山炮发出了怒吼!使用了无烟发射药的炮弹,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精准地砸向了车站月台!正在紧张卸载的重炮和堆积如山的弹药箱,瞬间被笼罩在连绵的爆炸和冲天的火光之中!
“一营左翼,二营右翼,冲锋!用‘萤火’保持联系!”王奎继续下令。
装备了射程更远、精度更高且几乎无烟的Gewehr 88步枪的突击队员们,以娴熟的散兵线战术,向混乱中的日军警戒部队发起了迅猛突击。他们的枪声稀疏却致命,日军士兵往往还没看清子弹来自何方,便已中弹倒地。各班排之间,通过“萤火”应答器的闪烁,在晨曦的微光和爆炸的火光中,清晰地标识着彼此的位置,避免了误伤,形成了有效的交叉火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洋钢铁军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