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跨海出击的决断,如同一石投入暗流汹涌的深潭,在登州核心层内部也激起了波澜。跨海作战,风险远非陆地奔袭可比,风向、潮汐、敌军巡逻舰队、乃至登陆后的后勤补给,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统领,跨海之策,是否过于行险?”一位负责后勤的幕僚面露忧色,“我军缺乏大型运兵船舰,海上若遇倭寇舰队,几无还手之力。即便登陆成功,孤军深入,若辽南友军未能有效策应,恐陷重围。”
王奎却跃跃欲试:“怕什么!倭寇定然想不到我们敢从海上动手!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只要动作够快,打他个措手不及,抢了物资就走,倭寇能奈我何?”
高岩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沉默不语的赵三槐身上:“三槐,你怎么看?”
赵三槐沉吟道:“风险极大,但收益亦然。营口乃倭寇辽南重要物资中转站,若能端掉,可断其前线一臂。关键在于隐蔽、速度、与精准。我军新列装的‘蜂鸟’电台和‘识途’系统,或可在此战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海上航渡,确是我军最大短板。”
“短板,亦可能是机会。”高岩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沿海地图前,“正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我们不敢、不能从海上来,所以这才是最安全的通道。我们没有巨舰,但我们可以化整为零!”他手指点向地图上几个不起眼的小渔港,“征集所有可用的渔船、货船,甚至大型舢板!分散出发,约定时间地点于外海集结!利用夜色和复杂航线规避敌舰巡逻!”
一个大胆而精细的计划,在高岩的阐述下逐渐清晰:
第一步,暗度陈仓。 所有参与行动的部队(以王奎麾下最精锐的两个加强营为主,配属炮兵、工兵及通讯分队,共约三千人),分批次、小股伪装,秘密向沿海几个预定渔港集结。所有船只进行临时改装,加装简易风帆和人力辅助动力,尽可能提升航速和载重。
第二步,怒海集结。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分散的船队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然驶离港口,在预定海域完成集结。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依靠罗盘和星辰导航。
第三步,雷霆登陆。选择营口防线侧翼一处滩涂平缓、日军防御相对薄弱的西炮台附近作为登陆点。工兵携带爆破器材,准备清除滩头障碍。
第四步,中心开花。登陆后,部队不作任何休整,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由王奎亲自率领,直扑营口码头仓库区,执行破坏与缴获任务;另一路抢占西炮台制高点,构筑阻击阵地,掩护主力行动并利用“蜂鸟”电台引导己方炮火(部分轻型火炮随船登陆)。
第五步,断尾撤离。达成目标后,不惜一切代价,按预定路线迅速撤回滩头,登船撤离。预留精锐断后部队,依托阻击阵地迟滞敌军追击。
“此战,关键在于‘快’字!登陆要快,攻击要快,撤离更要快!”高岩斩钉截铁,“所有参战人员,必须牢记任务节点,无线电通讯将是你们在混乱中唯一的指引!”
命令下达,整个登州机器如同上紧了发条,开始了高速而隐秘的运转。船只征集、物资装载、部队调动……一切都在夜幕和严格的保密措施下进行。
出征前夜,高岩亲自为突击部队送行。他看着这些大多面容年轻、却眼神坚定的士兵,沉声道:“此去,九死一生。但你们的牺牲,将换取前线更多袍泽的生路,将沉重打击倭寇的嚣张气焰!记住,你们是新军的锋刃,是国家的希望!我,在登州,等你们凯旋!”
“效忠统领!保家卫国!”低沉而坚定的吼声在海风中回荡。
没有月亮的夜晚,海面漆黑如墨,只有浪花拍打船舷的哗哗声。数十艘大小不一的船只,如同漂浮的落叶,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驶向未知的险境。王奎站在一艘较大的改装货船上,望着前方深不见底的黑暗,紧握着手中的“蜂鸟”电台,心中充满了对高岩的佩服与此战的决绝。
航程并非一帆风顺。一支日军小型巡逻艇队险些与先头船队遭遇,幸亏赵三槐派出的侦察小船提前发现,引导船队紧急转向,才堪堪避开。风浪也比预想中大,一些小船在风浪中颠簸剧烈,不少士兵呕吐不止,但没有人抱怨,所有人都紧握着武器,默默忍受。
次日凌晨,在最黑暗的黎明前夕,船队终于抵达预定登陆海域。透过微光,可以隐约看到远处岸线的轮廓。
“发信号,准备登陆!”王奎压低声音下令。
几盏蒙着特定颜色布罩的马灯在船头闪烁,发出了预定的信号。工兵小队乘坐最先靠岸的小艇,如同狸猫般滑入齐腰深的海水中,迅速冲向滩头,用炸药清除了日军设置的少量鹿砦和铁丝网。
“登陆!登陆!”
士兵们纷纷跳下船只,涉水冲向海滩。冰冷的海水刺激着他们的神经,却让他们的头脑更加清醒。部队迅速在滩头展开,按照预案,王奎亲率主力直扑数里外的码头区,另一部则快速向不远处的西炮台高地冲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洋钢铁军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