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锋的目光冷得像冰:“我的队伍里,不养废物。”
李文书握着笔的手微微一顿,但看着林锋那不容置疑的背影,他眼中的光芒却一点点亮了起来,飞快地在小本子上记下每个人的成绩和身体状况。
下午三点,灼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射击训练正式开始。
这群老兵油子用的都是旧式步枪,枪管磨损严重,准头极差,长久以来养成了“三枪一响,大概瞄准”的坏习惯。
林锋没有多余的训斥,他提起一支最破的汉阳造,亲自示范。
只见他动作迅捷流畅,左膝点地,右肘稳稳撑在右腿膝盖上,枪托死死抵住肩窝,整个身体瞬间构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结构。
“三点跪姿速射!记住这个姿势,它能最大程度抵消后坐力和身体晃动!”
话音未落,他拉动枪栓,瞄准了三十米外悬挂在木桩上、正随风轻轻晃动的七个破瓷碗。
“砰!砰!砰!砰!砰!砰!砰!”
清脆的枪声如同战场上的鼓点,密集而精准,一气呵成。
不到三十秒,七声枪响过后,那七个晃动不定的破瓷碗应声碎裂,无一幸免!
整个训练场,死一般的寂静。
小石头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老兵赵德胜脸上的轻慢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
王大柱不信邪地咬着牙,抢过一支步枪,学着林锋的姿势趴下,憋足了劲连开十枪,结果却只打中了三个固定不动的碗,气得他恼羞成怒,一把将枪摔在地上:“这他娘的是人练的玩意儿吗?!”
林锋一脚踢在他的小腿迎面骨上,力道不大,却刚好让他失去的重心重新站稳。
“因为你还在用眼睛打枪,而不是用你的脑子和身体去感受!”
夜幕低垂,疲惫不堪的士兵们终于迎来了短暂的休息。
林锋却将王大柱、赵德胜和李文书等几个班组骨干召集到了村里一间还算完整的破屋里。
昏黄的油灯下,他摊开一张用木炭在牛皮纸上匆忙绘制的地形图,手指重重地点在一个叫做“黑岭沟”的地方。
“三天后,会有一支日军的补给车队从这里经过。根据情报,护送的兵力只有一个小队。我们要在这里,把他们的东西留下来。”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赵德胜第一个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排长,咱们……咱们这才刚喘上一口气,又要去主动招惹鬼子?”
林锋抬起头,灯火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动,映出冷峻而坚定的光芒。
“记住我的话,不主动出击,就永远只能被人追着屁股杀。我们缺枪、缺弹、缺药,更缺时间。这一仗,不仅要打,还要打得漂亮。”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紧张的脸,“但这次,我们不能再靠蛮力去拼命。我要你们在三天之内,学会‘怎么打’。”
他的视线重新落回那张简陋却标注了无数战术符号的草图上,一句低语在寂静的屋子里回响,仿佛是对众人说,又仿佛是说给自己听。
“现代战争,胜利从来都不是在冲锋号吹响的那一刻决定的,而是在那之前。”
夜深了,疲惫的士兵们大多已沉沉睡去,此起彼伏的鼾声中,却夹杂着一些难以抑制的腹鸣。
高强度的训练榨干了他们最后一丝力气,而减半的晚餐让他们的胃里空得像被野火烧过的荒原。
林锋在灯下完善着伏击计划的每一个细节,他听着屋外传来的动静,眼神没有丝毫波澜。
他知道,饥饿也是一种筛选,能扛过这种极限压榨的身体,才能在真正的战场上爆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只是,这种铁血的磨砺,对这些本就虚弱的身体而言,究竟是淬炼,还是一种更残酷的摧毁,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
喜欢抗战:让你练新兵,你全练成兵王请大家收藏:(m.zjsw.org)抗战:让你练新兵,你全练成兵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