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这次一睁开眼是在一间小小的卧室里,闭上眼融合一下记忆她惊讶了一秒,居然来的这么早!现在是玛丽·班纳特13岁那年,小女孩刚刚来过初潮正在卧床休息。
这个时间英国可没有卫生巾,女性们只有一种莎草纸+布制成的系在腰间的卫生用品,班纳特家条件还不错,女性们还用得起这种需要频繁更换莎草纸的女性用品。
只不过频繁的更换比较麻烦,所以大部分不需要劳作的女性,在月经期间大部分都是卧床休息的,一个是身体不适卧床可以更舒服一些,另外也是因为卧床只需要穿睡裙即可,每个小时去卫生间更换莎草纸更方便。
融合好记忆后林天飞快的从随身洞府里掏出她储备好的S号安睡裤换上,然后舒了一口气,实在是那个纸虽然是天然植物做的吸水性也不错,但是实在粗糙啊!她活着的时候不是用纯棉安睡裤的就是棉条,欧洲那种据说跟砂纸一样质感的干爽网面卫生巾,她还真没体验过啊。
处理好私人问题她才开始打量起这间小卧室,房间是典型的乔治亚风格乡间别墅的内部装饰,淡黄色底印浅粉色玫瑰的墙纸,胡桃木衣柜和一个小梳妆台,靠近床边这侧的墙壁有一个小壁炉,正对面是面积不算小的一扇窗子——可以双开门打开的那种。
刚刚去厕所换掉莎草纸时,她也打量了一下浴室的设施,还好班纳特先生跟班纳特太太年轻时比较“追赶时髦”,他们在新婚前翻修了这栋班纳特家老宅,安装了当时最新的室内设计和家具,加上主体建筑外建了很大的化粪池,所以房子里的5间厕所都安装了抽水马桶。
而班纳特家也跟她想象的不太一样,她以为就是那种简单的2层乡间别墅,但其实朗博恩是个占地约5000平的庄园,除了一栋2层半300平左右供班纳特一家七口住的主体建筑,房子的侧翼还有两栋平房。
一栋是跟主宅联通的厨房,另一栋是跟厨房联通的佣人房,平时是是厨娘安妮和女仆丽莎在住,女管家戴维斯太太住在主宅一层角落里的房间。
房子的前面是用石板铺好的车道直至铁质的大门边,被车道一分为二的前院约800多平,种了2棵樱桃树以及大片的玫瑰、大丽花和常青灌木。
后院则是被划分成了几个区域,最靠近围墙边缘的还有几间房子,分别是鸡舍、马厩及住在旁边的马夫兼园丁的房间,另一边则是班纳特先生的男仆的住所。
马夫是班纳特家农场的佃户泰勒家的大儿子沃特,平时负责照料班纳特家2匹马、旁边的鸡舍、整个朗博恩的植物,或者给家里的女仆帮忙做一些力气活,家里人需要出门时他负责赶车。
这一排的房子前面,种了几棵枫树和一排灌木,用作分区和遮挡视线。
剩余的一片超大的空间被班纳特太太规划成了几处景观,西侧墙边是一排蔷薇,多年下来已经爬满了墙面,开花时如同一面花墙随风摇曳美不胜收。
靠近这一侧放了铁艺桌椅,天晴方好时姐妹几个坐在这里喝茶、做针线,闻着花香吹着暖风格外宜人。
其他的地方通过石板小路、长青灌木树篱和木质栅栏被分割成几块整齐的区域,有的种植薰衣草、香豌豆、紫罗兰、迷迭香、百里香、鼠尾草和薄荷等香草,有的是鸢尾花、绣球花和大百合花等色彩艳丽的花朵。
还有一个拱形花门隔开了另一片活动区域,那里是用高矮不等的冬青、松树隔离成规整的景观步道。
从朗博恩的各处细节都能看出来,这个家班纳特太太打理的非常用心也很有生活情趣,难怪她对将来要接手朗博恩的柯林斯敌意那么大,这不就是把自己一辈子的心血白白拱手送人了嘛~
再回到玛丽本身,现在时间线是有了,玛丽·班纳特生于1803年,她到来的时间节点是1815年,这一年拿破仑战争刚刚结束。
班纳特一家生活在赫特福德郡的威德希尔村,附近有一个不大的镇子叫麦里屯,朗博恩距离伦敦城区45英里,那换算成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公里就是72公里多一点,如果按照现代汽车的速度,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到,可惜这里没有汽车只有两轮马车。
玛丽今年13岁,只7、8岁的时候跟着妈妈去过一次伦敦的舅舅家,那次她记得马车走了6个多小时,还是天气不错路况不错的情况下,所以马车时速也就是11-12公里每小时,这让人绝望的出行条件啊。
想想观众们还许愿她游遍欧洲,林天就觉得屁股疼。这个年代橡胶轮胎好像还没有发明出来,蒸汽机虽然大规模使用了,3年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就是实证,但是钢铁产能跟不上啊,没有铁轨有蒸汽机也白搭。
班纳特一家住在远离政治中心的乡村,全家都政治敏感度不高,唯有家里订阅的报纸会带来一些关于乡村之外的信息,但是因为距离和运输的问题,报纸并不是每天送到的,而是会随着邮政体系每周集中送来一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请大家收藏:(m.zjsw.org)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