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纳特先生显然也不介意他看到的“新闻”并不够新,他只是想在无聊的生活中多一些了解外界消息的渠道,避免太过封闭。
显然林天到来之前的玛丽对于家里的报纸并不看重,她脑子里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只停留在英国上下都在歌颂大英帝国的胜利,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现在她只庆幸自己因为是五个孩子里的老三,前边两个大的关系好,后边两个小的形影不离,所以她们两两共用一个房间,自己这个全家的小透明得以独享五个卧室里最小的、位于最边上的一个房间。
所以在她卧床休息的这三天,除了每天早上班纳特太太和几个姐妹会来看望她一次,用餐时间丽莎会给她送一次餐外,并没有其他人来打扰,让林天得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把属于乔治时代末期到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历史、欧洲历史都找出来看了一遍。
看着书中写的拿破仑战争对英国影响巨大,不仅仅是因为最终的结果是英国取得了胜利,也因为这7年的战争英国上下为了支援对外作战,工业体系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钢铁、冶炼、机械、纺织业飞速发展。
同时英国在印度和马六甲海峡的殖民地,也因为需要大量的资源而完成了整体的占据,可以说这场战争促成了大英帝国的崛起。
所以现在正是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也是社会结构、阶级剧烈转变的时代。
林天忽然想到《傲慢与偏见》里的一个情节,按照宾利姐弟关于在哪置产买房的对话,可以得知宾利家是没有地产的,可能他们在伦敦有自己的房子,但是没有自己的土地,也就是跟班纳特家标准的乡绅阶层比,宾利家是纯纯的商人家庭。
那他们凭什么看不起班纳特家的亲戚呢,加德纳舅舅也是商人,菲利普姨夫是律师,跟宾利家本质来说算同一个阶级~那就只能说是现在已经开始了阶级、思想的转变了。
宾利家跟加德纳舅舅比,那就是大商人和小商人的区别,所以宾利姐妹是通过财富弥补阶级差距,放到中国人的语境里,这就是“暴发户”的姿态了。
这样也好,在这种社会大趋势下,那班纳特先生应该不是那种死守阶级的“老顽固”吧,书中对这位先生的描写不多,林天现在对他的印象就还是最初书里的印象,懒散没有野心、对家庭心态消极、对孩子不够负责任。
等经期结束,她就要作为玛丽开始接手这段人生了。
在小少女玛丽那不算多详细的的记忆里,妈妈班纳特太太时常忽略玛丽的存在,但是以林天一个成年人的视角看,她其实已经算是很尽责了,毕竟这一大家子都要她操心呢。
班纳特家里5个女孩,最大的简今年17岁,去年刚刚进入社交可以参加麦里屯地区的乡村舞会,本书女主伊丽莎白15岁,下边两个妹妹凯瑟琳只比玛丽小1岁今年12,最小的莉迪亚10岁。
从几个孩子年纪的间隔看就知道,班纳特两口子是多么渴望拥有一个男性继承人,班纳特太太婚后几乎是没有停歇的一直在生,连续生了5个孩子现在还能这么健康,并且5个孩子也都健康长大了,只能说两个大人的身体素质是真的不错了。
原本每个孩子间隔两岁,班纳特太太好歹还有一年的休养时间,但是玛丽跟凯瑟琳只差一岁,也就是说很可能她生下玛丽还在哺乳期呢就又怀孕了,然后又是一轮的待产、照顾新生儿。加上这个时候简已经5岁了,可以帮忙照看一点两个妹妹,所以玛丽就这么直接被简和保姆接管了。
而随着5个孩子慢慢长大,家里原本雇佣的2个保姆也被辞退了,改为雇佣村子里的清洗女工,每3天上门一次把班纳特家需要清洗的衣物带走清洁,估计是随着孩子的增多家里的开支也增加了,已经要削减仆人数量来维持了。
这一家7口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庄园的运转管理采购支出,再加上村子里和教会的人情往来,全是班纳特太太自己打理,只有一个女管家戴维斯太太帮忙,她还得在有限的预算内精打细算的过,既不能超支又得维持班纳特家乡绅的地位和面子,只是唠叨了点没脾气暴躁已经很不容易了。
现在身体里住着一个成年人灵魂的玛丽,自然不会像小玛丽那样自卑、敏感,觉得爸爸妈妈都不爱她也没人在意她这个小可怜儿。
反正爸爸她不好说,感觉这位现在已经年逾四十的先生,像是进入了某种贤者状态,对家里的一切都视若无睹,书房门一关他躲进去你们爱咋咋地。
但是母亲和两个姐姐,她可以很确定她们是爱她的,妈妈或许行为和言语夸张了些,但的确是个疼爱孩子的好妈妈。简和伊丽莎白性格正直善良,只是因为玛丽表现的有些孤僻不合群,所以她们也自觉的不打扰妹妹独处。至于剩下的俩妹妹,没啥可说的,纯纯吱哇乱叫的小屁孩~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请大家收藏:(m.zjsw.org)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