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于格兰法洛造船厂的废弃装配车间,并不意味着安全,仅仅是将暴露的风险从“随时”降低到了“可能”。在造船厂内部作业,照明是必不可少的,除非博士他们全员都拥有菲林或佩洛的夜视能力。而修复设备、处理材料、组装船只……这一系列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发出各种声音——金属的敲击、齿轮的转动、甚至是咒文激发时的微弱嗡鸣。
就算他们钉死了车间残破的窗户,关紧了那扇吱呀作响、仿佛随时会寿终正寝的铁门,也不敢保证一点动静都传不到外面。伊比利亚的海风无孔不入,废弃厂房的隔音效果更是形同虚设。
好在,这座造船厂并非完全的与世隔绝。因为它那巨大的滑道直接连接着海洋,尽管在“大静谧”后被淤泥和杂物部分堵塞,但依旧难免会有一些“小东西”顺着海水溜进来。一两条迷失方向的恐鱼在厂区深处弄出点响动,在本地居民看来,并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这为博士他们的“黑灯作业”提供了一层天然的掩护。
当然,万一真的有人(比如惩戒军,或者好奇的镇民)循声前来查探,他们还有最后的底牌——Logos的“帷幕”咒文。虽然无法覆盖整个庞大的装配车间,更别提外面的船台和滑道,但短时间内隐藏起一艘小船和几个人的行踪,还是可以做到的。
博士甚至和Logos探讨过,能否利用源石能源驱动某些工业设备,来模拟或强化“帷幕”的效果,实现更大范围的隐匿。但这显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能源转化、符文刻印与工业设计的深度融合,绝非他们眼下这种“临时抱佛脚”的状态能够解决的。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说起来,博士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身边这群人对他那种近乎盲目的信任——在座的各位,包括博士自己在内,没有一个真正拥有造船的经验!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零基础!然而,除了W时不时泼点冷水之外,其他人居然真的相信,他能利用这个废弃了二十年、设备锈蚀、材料朽烂的造船厂里的“垃圾”,空手搓出一艘能下海的船来!
对此,斯卡蒂通常抱持着不置可否的态度,仿佛对她而言,造船和下海捕鱼是同等难度的事情。W则毫不掩饰地表示,她就等着看博士尝试失败,然后可以名正言顺地狠狠嘲笑他一番,再把这个不省心的博士打包绑去卡兹戴尔,交给特蕾西娅殿下看管。而阿米娅和Logos的反应则最为纯粹——
“博士的话,一定没问题的!”阿米娅仰着小脸,眼中闪烁着毫无保留的信任光芒。
“既然您已有计划,我们自当尽力协助。”Logos微微欠身,语气优雅而笃定。
博士:“……”
他有时候真的很想摇晃着他们的肩膀大喊:你们这根本就不叫“信任”,这叫“迷信”啊喂!是对科学规律和工业基础的严重误解!
压力山大的博士决定还是坦诚一点,降低大家的心理预期:“……那个,我其实最初的计划,真的只是搓一条能勉强浮在水上的小船,甚至……小木筏也行。”他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真诚无比,“咱们的目标不高,能扛住普通恐鱼的几下敲打,坚持让我们划出去几百米,完成信号测试,然后它爱沉就沉,就算任务圆满成功!”
Logos闻言,优雅地挑起了一边眉毛,浅色的眼眸中流露出清晰的疑惑:“……恕我直言,博士。按照您之前提供的照片来看,‘罗德岛号’沉没的位置似乎是在深海区域。依靠这样一艘……‘一次性’的小船,我们真的能够抵达并找到它吗?”
“我们的目标不是‘找到’它,”博士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而是让它来‘找到’我们。”
“博士能主动联络上‘罗德岛号’?”阿米娅的好奇心立刻被勾了起来。
“不止是我,应该说,任何人都可以尝试联络它。”博士解释道,语气中带着感慨,“旧文明……和现在危机四伏、各自为战的泰拉有很大的不同。那是一个很温情的文明。”
说到这儿,博士自己都有点想笑。曾几何时,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也常常把“世界是残酷的”、“人类本质是自私的”这类话挂在嘴边。但来到了泰拉,亲身经历了这片大地上无处不在的天灾、种族冲突和文明割裂之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作“对比产生美”。
看大家依旧一脸茫然,博士进一步解释道:“在旧文明的时代,航行于大海上的船只,应该都遵循着一个惯例:无条件救援任何在海上遭遇灾难的其他船只,这是一种源于同舟共济的朴素道德。因此,我们只需要出海,然后向‘罗德岛号’发送标准的求救信号。如果它还能运作,接收到信号后,很可能会主动赶来捞我们。这就是我的计划。”
当然,博士心里也清楚,他对“罗德岛号”具体的信号加密方式、AI智能水平一无所知。但他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依据:文明的造物通常具备向下兼容的特性。以“罗德岛号”的技术水平,解析并回应他们发送的、相对原始的求救信号,应该不成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