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堂,在这一刹那,真正迎来了 灭顶之威。
镐京皇宫,夜幕沉沉。
周武王立于未央殿上,披着玄甲,眸光沉如深海。
殿外钟鼓已息,但城中民心躁动,却如暗火未熄。
姜子牙拄着打神鞭,凝视城西方向,只见远空之上佛光冲霄,化作一尊若隐若现的金色法相,盘坐虚空,眉目宁静,仿佛俯瞰众生。
这金身佛影并非凡物,而是 西方二圣接引、准提以秘法远投的真身化影。它未曾完全降临,却足以震荡人心。
城中百姓本在殷乱之后,心惶神疲,见此佛影,竟有不少人双膝跪地,口呼“佛祖”,似得救赎。
周公旦脸色大变,厉声道:
“此非中土正道!西方佛影擅入,惑乱我民心,此乃削弱我周之国本!”
他心知百姓易感,方才灭商立周,国祚未稳,若民心再被西方教义动摇,恐怕周室根基将受侵蚀。
武王紧握剑柄,额头青筋鼓起。
他自登基以来,历经血战,百姓尚未休养生息,如今忽见佛光笼罩,竟有许多人放下农具、兵刃,直呼“舍身求佛”,此情此景,比妖祟还更骇人。
姜子牙冷喝一声,袖中打神鞭震出雷霆:“此乃佛门暗影,不得惑众!”
雷声滚滚,虚空震荡,佛影却安然不动,反倒更显慈悲庄严,似乎在以无声之力化解周军的威压。
此刻,元始天尊门下弟子多在镐京,皆出宫迎敌。
哪吒祭出乾坤圈,杨戬开天眼望去,却只见佛影眉心流光,宛若无底深渊。
凡人若直视,立刻心生涣散之感,甚至丢掉生死之念。
通天教门下的余脉也有人在城中,他们在封神之后元气大伤,此刻望见佛影,却感到一种难言的威胁。
截教弟子原本最为豪烈,如今却察觉:若佛门真立足人间,恐怕连他们仅存的修行之道也会被稀释吞没。
于是,阐教弟子、截教余众竟在镐京街头交锋。
有人呼斥“佛影惑众”,有人却怒吼“阐截两教自相残杀,何不让佛门来度世?”一时间,镐京百姓被牵动,街头巷尾,剑戟与佛号竟混杂在一起!
周公旦见势急,拍案而起,大声喝令:“传王命!即刻封闭城门,禁绝佛影入内!违者,斩!”
然而命令虽下,城中百姓却并非人人顺服。
尤其是殷商旧部与散乱的余民,他们对周室尚有隔阂,此刻反倒借佛影为寄托,纷纷聚集在宫外呼号。
殿上,武王额头冷汗淋漓。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并非单纯的百姓叛乱,而是 三教矛盾在凡间的投影,更是 佛门欲趁虚而入的开端。
周公旦拱手劝道:“大王,国祚方立,若不以礼乐制度镇国,必受外道侵扰。臣愿即刻起草礼律,以社稷祭祀为纲,安抚百姓之心。”
姜子牙却摇头叹息:“周公之策虽正,但礼乐需时,而佛影惑众只在眼前。佛门此来,绝非偶然。此中必有接引、准提暗算,意在分化三教,夺中土气运。”
话音刚落,虚空佛影忽然低声吟诵,声音不似雷霆,却渗入每个人的心海。
“诸苦众生,皆应度脱。”
这一句佛音,仿佛有无边魔力,使无数凡人热泪盈眶。
甚至镐京军卒中,已有数百人放下兵戈,跪地叩首。
周武王心中剧震,猛然拔剑而出,厉声怒吼:
“吾乃大周天子!中土众生,岂容外道蛊惑!”
剑光冲霄,撕开虚空,竟在佛影身前斩出一道裂痕!
佛影微微摇曳,然而并未消散,只是低眉合目,宛若慈悲一笑。
这一幕,既显佛门力量之深不可测,也揭开了大周乱局的真正序幕。
阐教与截教的弟子,在镐京街头的冲突已不可遏止。
百姓惶惶,城门震动,朝堂与市井之间的分裂,迅速走向全面失控。
——
这正是:
佛影冲霄惑人心,三教争锋起暗尘。
镐京街巷刀兵急,周室新基未安稳。
——
话说周武王虽拔剑抗佛影,但此举不过权宜,终究难以长久压制人心。
佛门既显化身,中土三教必然各有所动,镐京暗潮,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的宫廷风暴……
喜欢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请大家收藏:(m.zjsw.org)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