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苏家村还浸在一片清冽的晨雾里。鸡叫头遍时,苏念桃就醒了,没有丝毫赖床的慵懒,反倒像上了弦的钟,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窗外的月光还没完全褪去,带着凉意的风穿过窗缝,吹动了桌上的准考证——那是她昨天特意用油纸包好的,和铅笔、橡皮一起,放在书包最里层,像藏着一件稀世珍宝。
她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是母亲昨晚叠得整齐的蓝布褂子,洗得有些发白,却浆得笔挺,领口袖口都平整利落。推开门,厨房已经亮着微光,赵秀兰正蹲在灶台前烧火,锅里的玉米粥冒着袅袅热气,香味混着柴火的烟火气,在清晨的空气里弥漫开来。
“桃儿,醒了?”赵秀兰回头看见她,连忙站起身,“快过来暖和暖和,粥马上就好。”
苏念桃走过去,接过母亲手里的柴火棍:“娘,我来烧,您歇会儿。”
“不用,你快去洗漱,”赵秀兰把她往屋外推,“水都给你倒好了,温乎的。”
院角的水缸旁,果然放着一盆温水,搭着一条干净的毛巾。苏念桃洗漱完,回到厨房时,苏老实也已经起来了,正坐在八仙桌旁抽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映着他布满皱纹的脸。
“爹。”苏念桃喊了一声。
苏老实点点头,把烟锅在桌腿上磕了磕,声音带着清晨的沙哑:“东西都带齐了?准考证、笔,再检查一遍。”
“都带齐了,昨晚就检查过好几遍了。”苏念桃说着,把书包递过去让他看。
苏老实伸手翻了翻,指尖碰到冰凉的准考证,又小心翼翼地塞回去,像是怕碰坏了似的:“路上慢点走,别着急,考场在公社中学,还有十里地呢,早去早安心。”
“知道了爹。”
粥煮好了,赵秀兰又从锅里捞出两个煮鸡蛋,用布包好,塞进苏念桃的书包里:“路上饿了吃,到了考场别慌,沉住气。”她又从口袋里摸出几张皱巴巴的毛票,塞进女儿手里,“拿着,万一渴了,买瓶汽水喝。”
苏念桃看着手里的毛票,心里一暖,又把钱塞回去:“娘,我不渴,您拿着吧,家里要用钱的地方多。”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赵秀兰故作严肃地把钱又推过来,“高考是大事,别委屈自己。”
苏念桃没法,只好把钱揣进兜里,指尖触到毛票上的褶皱,像是触到了母亲满是裂口的手。她低头喝着粥,玉米的清香在嘴里散开,却没什么胃口,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像揣着一只扑腾的小鸟。
“多吃点,”赵秀兰不停地给她夹咸菜,“吃饱了才有劲答题。”
苏念桃点点头,强迫自己多吃了几口。
吃完早饭,天已经亮了些,晨雾渐渐散了,远处的山影隐约可见。苏念桃背起书包,对父母说:“爹,娘,我走了。”
“我送你到村口。”苏老实站起身,扛起靠在墙边的锄头——他送完女儿,还要去地里干活。
赵秀兰也跟着送出来,一路絮絮叨叨地叮嘱:“到了考场先找好座位,检查桌子稳不稳,笔能不能写。考试的时候别东张西望,认真读题,不会的先跳过,别在一道题上死磕……”
苏念桃耐心地听着,一边走一边点头,把母亲的话都记在心里。
到了村口,苏老实停下脚步,拍了拍她的肩膀:“去吧,好好考,家里等着你回来。”
赵秀兰眼圈红红的,拉着她的手舍不得松开:“考完第一门就回来,娘给你做好吃的。”
“嗯,娘,您放心,我一定好好考。”苏念桃用力点点头,转身背上书包,大步朝公社的方向走去。
她不敢回头,怕一回头,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她知道,父母会在村口站很久,直到看不见她的背影。
从苏家村到公社中学,是一条土路,平时走惯了,可今天走起来,却觉得格外漫长。路两旁是绿油油的庄稼,玉米秆长得比人还高,叶子上挂着清晨的露水,被风一吹,滴滴答答地往下掉。路边的野草里,偶尔有蚂蚱跳出来,或是有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打破了路上的宁静。
苏念桃走得很快,书包在肩上一颠一颠的,里面的鸡蛋和文具碰撞着,发出轻微的声响。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到考场,好好考试,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
她想起昨晚父母的叮嘱,想起那六个鸡蛋和半块腊肉,想起父亲说的“不管考得咋样,家里都供你”,心里就充满了力量。那些紧张和不安,似乎都被家人的爱冲淡了,只剩下坚定的信念——一定要考上大学,走出这个小村子。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面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通向公社中学,另一条路通向邻村李家坳。苏念桃正要往公社的方向拐,忽然从路边的老槐树下,蹿出一个人影,拦住了她的去路。
“苏念桃,你往哪儿去?”
熟悉的痞气声音,让苏念桃心里一沉。她抬头一看,果然是李伟。
李伟是李家坳的,比她大两岁,之前托媒人说过亲,两家还没正式定下来,但村里不少人都知道这事儿。苏念桃一直不喜欢他,觉得他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还总爱说些不着调的话。可父母觉得李家条件比自家好点,李伟又是独子,便没直接拒绝,只说等她高考结束再商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