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的县城,年味已经浓得化不开。红灯笼挂满了街头巷尾,家家户户的窗台上晒着腊鱼腊肉,空气中飘着炒货和糖果的甜香。苏念桃和陆沉渊早早起了床,院子里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陆沉渊在贴春联,红纸黑字的“福”字倒贴在门上,寓意着“福到”;苏念桃在厨房里忙碌,蒸馒头、炸丸子、炖排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香味飘满了整个小院。
“妈,我们回来啦!”院门外传来熟悉的喊声,苏念桃擦了擦手,快步迎了出去。
门口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门打开,陆向阳穿着笔挺的白大褂,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身后跟着妻子和孩子。他如今已是县医院的副院长,头发梳得整齐,脸上带着温和而沉稳的笑意,褪去了年少时的青涩,多了几分医者的儒雅与担当。
“向阳回来啦!快进屋,外面冷。”苏念桃笑着接过他手里的公文包,又摸了摸孩子的头,“小宝又长高了,快让外婆看看。”
陆向阳扶着母亲的胳膊,走进屋里:“妈,爸,我们路上有点堵车,来晚了。”
陆沉渊放下手里的春联,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回来就好,路上辛苦了。”他看着儿子身上的白大褂,眼里满是欣慰。当年陆向阳执意要学医,说要像爷爷那样救死扶伤,他和苏念桃都全力支持,如今儿子总算得偿所愿,还成了医院的骨干,没辜负当初的努力。
正说着,院门外又传来了汽车喇叭声,陆向红带着家人也到了。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头发盘在脑后,戴着一副细框眼镜,气质干练又温和。作为县中学的校长,她身上带着书卷气,又有着管理者的沉稳。
“爸,妈,新年快乐!”陆向红走进屋,手里捧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这是我们学校学生写的新年祝福,特意带给您二老看看。”
苏念桃接过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迹,都是学生们写给她和陆沉渊的祝福,有的画着小太阳,有的画着全家福,字里行间满是童真和敬意。“真好,真好,这些孩子真有心。”苏念桃看得眼眶发热,她想起陆向红小时候就喜欢读书,还总爱给邻居家的小孩讲故事,如今成了校长,还这么受学生爱戴,心里别提多骄傲了。
陆向红挨着苏念桃坐下,聊起了学校的事:“妈,我推行的‘德育为先’教育,今年有了不少成效,学生们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品德也越来越好了。上次县里组织的公益活动,我们学校的学生报名最积极,还得到了教育局的表扬。”
“这就对了,”苏念桃点点头,“教书先育人,人品好了,做什么都错不了。当年你爸总说,做人要实诚,要懂得感恩,你都记在心里了。”
说话间,苏卫东也带着妻儿赶了回来。他穿着一身商务西装,意气风发,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礼盒,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如今的他,已经接手了“念桃食品”,不仅把国内的市场做得风生水起,还把产品推向了海外,让“念桃食品”成了小有名气的民族品牌。
“爸,妈,我给您带了好东西!”苏卫东把礼盒递给苏念桃,“这是我们的产品在欧洲获奖的证书,还有海外经销商送的特产。”
苏念桃打开礼盒,里面放着一本烫金的获奖证书,还有几盒包装精美的巧克力和饼干。“卫东,你真厉害,把咱们的食品卖到国外去了!”苏念桃的声音里满是激动,她想起当年自己推着小车卖早点,后来和陆沉渊一起创办食品厂,没想到如今竟然能走向世界,这都是她当年想都不敢想的事。
陆沉渊拿起获奖证书,仔细看了看,嘴角忍不住上扬:“好小子,没给你妈丢脸。记住,做生意和做人一样,要诚信为本,不能偷工减料,咱们的食品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货真价实。”
“爸,我记着呢!”苏卫东点点头,“我们在海外建厂,严格按照国内的标准生产,还专门组建了研发团队,结合当地的口味进行改良,既保留了咱们的传统风味,又符合外国人的饮食习惯。现在‘念桃食品’在欧洲和东南亚都很受欢迎,下一步我想进军美洲市场。”
“好,有野心!”陆沉渊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赞许。
中午时分,饭菜都做好了,满满一桌子菜肴,有苏念桃亲手做的红烧肉、炸丸子、酱牛肉,还有孩子们带来的海鲜和水果。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举杯庆祝新年,其乐融融。
席间,陆向阳聊起了医院的事:“前阵子医院接收了一个重症患者,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突发急性阑尾炎,情况很危急。我们医院组织了专家会诊,连夜做了手术,现在孩子已经康复出院了。”
“那真是太好了,”苏念桃放下筷子,“你们做医生的,就是救死扶伤,能帮到别人,比什么都强。不过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别总熬夜,累坏了可不行。”
“妈,我知道了。”陆向阳笑着说,“其实做医生虽然辛苦,但每次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我现在作为副院长,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负责医院的管理工作,争取让更多的患者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