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咸阳被一场黏腻的冷雨缠了三天,铅灰色的云压得低低的,雨丝斜斜地扎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混着街边排水沟的泥味,透着股说不出的压抑。丞相府的书房里,烛火被穿堂风晃得明明灭灭,李斯坐在案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卷竹简,那是今早刚送来的《全国农事颂》,上面用朱砂写满了百姓对秦风的称赞,“秦大人救麦护田”“区田法救了俺全家” 的字样,刺得他眼睛发疼。
案上还摆着两份文书:左边是全国麦收统计,红笔圈出的 “秦风督查区域” 格外扎眼, 河东郡二十四万石、河内郡二十二万石、南郡十八万石,平均亩产超七石,比非督查区域高了近两石;右边是墨家的《农具改良奏报》,墨渊在末尾特意提了句 “秦风大人亲赴工坊调试水力打麦机,百姓皆称便,恳请明年春耕前增造千台”。李斯拿起奏报,指尖用力,把竹简捏得微微发颤,自从秦风推广区田法成功,陛下召他议事的次数越来越多,连朝堂上讨论农事,百官都先看秦风的脸色,他这个丞相,倒像成了陪衬。
“丞相,宫里来传,陛下半个时辰后在御书房议南郡水田试点的事。” 内侍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李斯深吸一口气,把奏报扔回案上,烛火映着他眼底的阴翳。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个暗格,里面藏着南郡粮库的原始账册和一张空白的竹简。他咬了咬牙,拿起狼毫笔,沾了墨,在空白竹简上模仿南郡粮官的笔迹,把 “十八万石” 改成 “十四万石”,又添了句 “秦风督查时强令虚报,私吞四万石麦种,交墨家充作工坊用度”。写罢,他把篡改的账册揣进怀里,又从暗格摸出一张伪造的密信,那是他让心腹模仿墨渊的笔迹写的,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收秦风麦种四万石,承诺优先为其督查区域造农具”。
走到门口,李斯又回头看了眼案上的《全国农事颂》,心里闪过一丝犹豫,秦风确实为百姓做了实事。可转念想到朝堂上陛下对秦风的赞许,想到百姓围堵秦风送麦饼的场景,那点犹豫很快被嫉妒压了下去:“他凭什么?不过是懂点农事,就想压过我去?” 他拢了拢官袍,走进冷雨里,马车轱辘碾过积水,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车帘,像他此刻翻涌的心思。
御书房里,始皇正对着南郡水田图皱眉,扶苏站在旁边,手里拿着试点进度奏报,脸上满是喜色:“父皇,南郡试种的水田区田法效果极好,稻苗长势比普通水田旺,粮官说预计亩产比往年多两石!”
李斯刚进殿,就听见扶苏的话,心里更不是滋味。他躬身行礼,不等始皇开口,就抢先递上篡改的账册:“陛下,臣有要事奏报,南郡粮库账册有异!臣昨日核查,发现实际收麦仅十四万石,而非秦风所报的十八万石,还查到他私吞四万石麦种,送给墨家弟子当改良农具的酬劳!” 他又掏出伪造的密信,“这是臣从墨家工坊废纸堆里找到的,墨渊亲笔所写,还有南郡粮官的证词,说秦风以降罪相逼,让他虚报产量。”
始皇接过账册,手指划过 “十四万石” 的字样,眉头一点点皱紧。他抬头看向李斯:“你所言属实?秦风一向务实,怎会做虚报私吞之事?”
“陛下,臣怎敢欺瞒!” 李斯赶紧躬身,语气带着刻意的急切,“粮官怕秦风报复,不敢声张,是臣再三保证会保他,才肯写下证词。您看这密信,墨渊的笔迹与之前奏报上的一致,绝不会错!”
扶苏急了,上前一步:“父皇,儿臣上个月刚去南郡,亲眼见粮库堆得满满当当,粮官还带我看了封存的麦种样本,说收了十八万石,怎么会突然少了四万石?李丞相,您这账册和密信,会不会是……”
“会不会是假的?” 李斯打断扶苏,语气带着一丝傲慢,“公子年轻,怕是被秦风的表面功夫骗了!臣查了三日,证据确凿,若陛下不信,可派御史去南郡复查,传粮官和墨渊来咸阳对质!”
始皇沉默了片刻,手指敲着案几,他既不愿相信秦风会犯错,也不能忽视李斯的 “证据”。最终,他对内侍说:“传张苍即刻去南郡复查粮库,提南郡粮官、墨渊来咸阳问话;暂停秦风农事督查职责,令其在咸阳待诏,不得离城。”
“父皇!” 扶苏还想争辩,却被始皇摆手制止:“查清再说,朕不会冤枉有功之臣,也不会纵容欺君之罪。”
消息传到墨家工坊时,秦风正蹲在水力打麦机旁,给墨影演示怎么调整石碾的转速。墨影拿着刚收到的消息,脸色煞白:“大人,李斯说您虚报产量、私吞麦种,陛下让您待在咸阳,还派张苍去查了!”
秦风手里的木扳手 “当啷” 掉在地上,他愣了一瞬,随即捡起扳手,继续调试机器,声音平静:“我没做过,查就查。南郡的百姓知道实情,张苍是个认死理的,不会徇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请大家收藏:(m.zjsw.org)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