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泉下降回到地面后。吴莉说:“进景区了,下去看看燕子洞和苗寨看看吧。”
明泉问:“两位妈妈不试试?”
吴莉说:“我们俩都不攀了,昨天攀的手酸。”
李雷说:“那就去景区看看吧,也不能只顾老爷们攀岩,给妇女儿童也有游览的机会嘛。”
杨安哲说:“同意,收拾东西,走吧。”
大家很快收好装备,从穿上洞走回河边,刚好来了一条游船,出示了早上进来时买的门票,大家散了游船,俩个小妞分别被爸爸抱着坐在腿上。游船顺着格凸河驶进了下穿洞,因为有很多燕子在洞壁上筑巢栖息,也被称为燕子洞。船刚刚驶入洞口,船夫兼导游大声说:“大家往左边看,这里有我们的蜘蛛人在飞檐走壁。”船上的游客一起转头看向洞壁,立马惊呼声迭起,只见一个身穿红色马褂的人影在岩壁上攀爬跳跃。同样翻飞的还有在空中成群结队的燕子。
李雷看着说:“两位老板,我们还爬的吭哧吭哧的,你看看人家这上下翻飞的。”
杨安哲定睛遥望,红衣人所走的线路相对其他地方凸起和凹陷比较多,就像不规则的台阶,但在这种高空绝壁,没有任何保护,单单是心理素质这块就已经远超大众了。游船在洞中绕行一圈便要下游而去,
船夫一边撑船一边给游客介绍,现在我们前往大河苗寨,能赶上今天最后一场苗寨表演。船行大约十五分钟靠向河边一个竹子轧成的码头,船夫说:“我们在这里上岸,往前走五分钟就能看到表演广场,看完表演可以在寨子里逛逛一逛,我们两个小时,也就是五点钟在这里上船。不想回去的朋友也可以留在苗寨过夜咱们苗族朋友一定会好好招待你的。”
杨安哲他们一行下了船,跟着人群往前走,一会儿就看到一片圆形的小广场,大约有两块篮球场大小,周砌了三层台看台,另一边搭建了一条长廊给游客遮风避雨吧,广场中央竖着一根巨高的钢管,钢管上间隔二十多厘米便穿插着一柄砍刀,杨安哲数了一下,足足三十把钢刀。也就是立起的钢管约有六十米高,时时一位身着黑裤红褂,头上黑布条缠头的精壮男子出入广场走到中央钢管旁,向着观众抱拳鞠躬,观众也配合的鼓动一片掌声。男子环钢管绕行一圈突然一跃跳上钢刀!观众一片惊呼。男子踩着一把把钢刀往上爬。突然双手抱住钢管,身体悬空。观众又是一阵惊呼。男子腰腹一卷,身体又贴在钢管,双脚踩在钢刀上。这是人群中一个男人的声音:“这刀又没开刃,踩着没事。”空中踩刀的苗族青年似乎是听到了质疑的声音。一脚踩刀,另一条腿盘住钢管,腾出双手,从裤兜里掏出一段红色的布条,抓住布条两端用力扯了扯,表示这个一天真正牢固的布条,随后把布条放在面前一把钢刀上,双手轻轻往下一拉,布条立即断为两截,从空中飘落。这时人群引起一阵骚动,再没有了质疑声。苗族男子,一路踩着钢刀爬到顶端,双手抱拳向四方游客鞠躬,随后身形灵巧的从顶端翻腾着回到地面。观众再次爆发热烈的掌声。一位身着苗族服饰的小姑娘走上舞台通过麦克风对大家说:“刚才大家观看的是我们苗族在节日,庆典时的传统节目“上刀山”,下面有请我们的舞蹈演员为大家表演敬酒舞,我们苗族是热情好客的民族,为远方的客人敬上,祝福酒,好运的酒。”语罢,音乐响起,三位身着黑色底色,四边,袖口都有彩色刺绣,头上,脖子上都戴着精美的银饰,小腿上缠着刺绣腿套,合着音乐踏着舞步,身上的银饰也合着节奏发出清脆的金属和声。在中间舞动了一会儿,一个小伙子抬着一个托盘,托盘中放着土陶小碗,碗中盛着酒。合着音乐的节奏,边跳边来到观众面前,女舞者端起酒碗为游客献上美酒。游客大多高兴的抬起酒碗喝了,毕竟人家主持人都说了,这是祝福的酒,好运的酒。到杨安哲他们这里,除了小朋友,也都接过酒碗喝了。杨安哲咂咂嘴说:“米酒,还挺好喝。”
看完表演游客们纷纷四散开来,随后又汇聚成一股人流冲着寨子里走去。
杨安哲他们带着小朋友走在后面。进了寨子,苗寨在一个四周群山环抱的山窝里。除了步行小路没有其他的道路,全部的交通就靠刚才进来格凸河。房前屋后都种满了竹林。寨子里的房子也都是用竹子和木料搭建,甚至屋子的墙面都是用竹篾编成块来遮风挡雨。有的竹屋下部用竹子或木料架起,下部悬空,这也是很多少数民族的特殊建筑形式“吊脚楼”。整个寨子透着原始古朴的气息。路过一间宽大的竹屋,竹屋的竹篾墙上挂着一个大字:“苗寨染坊”。杨安哲探头看了一眼,回头招呼其他人:“快来看,你们只见过扎染的成品吧,来看看扎染是怎么染成的。”
众人立马来了兴趣,围了上来。两个小妞也凑过来喊着:“我要看,我要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懂策划的潜水员果然是位酿酒师请大家收藏:(m.zjsw.org)懂策划的潜水员果然是位酿酒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