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道,你人面广,再去听听流言,但这次,悄悄透点风出去,就说皇爷对工部的效益很是关心,尤其关注各项物料采买的旧账。”
“周算盘,继续深挖数据,把所有疑点都给我标出来,越细越好!”
分派完任务,沈涵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仅仅防守是不够的,必须反击,必须用更大的动静,来掩盖眼前的困局,并把火引到对方最怕的地方去。
夜色深沉,沈涵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值房。桌上竟放着一碗还冒着些许热气的…肉臊子汤饼。旁边还放着一小碟咸菜。
没有留名,但沈涵知道是谁送的。刘伯温总是用这种不着痕迹的方式,既提供些许支持,又提醒着他自身的处境。
他拿起筷子,搅动着碗里浓稠的汤汁,肉臊子的香气混着面香扑鼻而来。这碗看似普通的汤饼,在此时此地,却显得格外珍贵。它不仅是食物,更像是一种暗示——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斗。
他囫囵吃了起来,味道依旧咸香。但吃着吃着,他忽然动作慢了下来。
他看着碗里的肉臊子,大小不一,肥瘦混杂,剁得并不精细。又想起那窑厂里烧出来的,大小厚薄不一的青砖。
“标准…”他喃喃自语,“连一碗汤饼里的肉臊子,若能有标准,口感会不会更佳?成本会不会更容易控制?”
这个荒谬的联想让他自己都失笑了一下。但笑容很快收敛。
他意识到,斗争的核心,或许不仅仅是权力,更是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胡惟庸他们维护的,是一个建立在模糊、人情、惯例之上的旧秩序,便于他们从中牟取私利;而他试图引入的,是一个追求清晰、标准、效率的新规则,这无疑是在掘他们的根。
“所以,这根本就是你死我活啊…”沈涵咽下最后一口汤饼,感觉胃里暖暖的,但心里却更冷了,也更坚定了。
他拿出纸笔,就着昏黄的灯火,开始起草一份新的文书。标题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物料采买、验收、核销暂行标准细则(草案)》。
他不仅要搞定青砖,他要趁这个机会,把更多物料的标准都树立起来!胡惟庸不是想用评议来拖垮他吗?那他就在这三个月里,把生米煮成熟饭,拿出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成果!
灯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壁上,仿佛一个正在积蓄力量的巨人。
而在他不知道的暗处,锦衣卫的视线,如同幽灵般,笼罩着工部的每一个角落,也笼罩着他。帝王的平衡游戏,才刚刚开始。这碗肉臊子汤饼带来的暖意,或许下一秒,就会在凛冽的寒风中消散殆尽。
喜欢大明博弈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博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