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声音沉稳、洪亮,一字一句,清晰地传遍法庭的每一个角落:
“经审理查明,原、被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
“关于婚生女陈晓晓的抚养权问题……本院认为,抚养权的归属,应以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原则。”
法官的目光锐利地投向被告席:“被告陈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原告林晚长期实施精神上的贬低、操控,施加不合理压力,是导致原告出现心理创伤及解离症状的直接诱因,对此,被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行为已对未成年子女陈晓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和不良影响!”
法官的目光转向原告席,语气中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认可:
“反观原告林晚,虽经历创伤,出现症状,但其能主动寻求专业医学诊断,清晰认知自身状态,并积极进行治疗干预。其所表现出的自省力、求助意愿及为修复自我、重建稳定生活环境的努力,恰恰证明其具备承担监护职责的清醒认知和积极态度!”
法官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本院认为,一位能看清疯狂、并坚定寻求治愈的母亲,远比那位制造了疯狂源头的父亲,更具备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资格和能力,更符合孩子陈晓晓的最大利益!**”
“故判决如下:婚生女陈晓晓由原告林晚抚养!被告陈明依法享有探视权,并每月支付抚养费人民币叁仟元整,至陈晓晓十八周岁止!”
法槌再次敲下。
“砰!”
尘埃落定。
林晚坐在那里,身体微微晃了一下。耳边是法官清晰有力的判词,眼前是陈明瞬间灰败如土、颓然跌坐的身影。没有预想中的狂喜,只有一股汹涌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视线瞬间模糊。她死死咬住下唇,才没有让那滚烫的液体当众决堤。赢了。她为晓晓,也为那个破碎的自己,争得了一个新的可能。那紧紧攥了一路的心,终于在这一刻,被那庄严的法槌声,轻轻敲开了一丝缝隙,让压抑了太久的酸楚和一丝微弱的、不敢置信的希冀,缓缓流淌出来。
她拿到了判决书。那几张薄薄的纸,此刻却重逾千斤。她紧紧抓着它,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抓着通往新生的船票。走出压抑的法庭大楼,午后的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明亮得刺眼,带着秋日特有的、干燥而温暖的气息,瞬间包裹了她。
她眯起眼,深深吸了一口这自由的、微凉的空气。肺腑间仿佛被彻底清洗过,连日的阴霾和法庭的硝烟似乎都被这阳光驱散了几分。她快步走向法院侧门的儿童看护室。
门开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像炮弹一样冲了出来,带着阳光和草木的气息,一头扎进她的怀里。
“妈妈!”晓晓的声音清脆响亮,带着全然的依赖和重逢的喜悦。
林晚蹲下身,用力地抱住女儿温软的小身体,将脸埋在她散发着淡淡奶香的颈窝里。那份判决书的重量,仿佛在这一刻,被女儿真实的体温和拥抱稳稳地接住了。
“妈妈赢了。”林晚的声音闷闷的,带着浓重的鼻音,却无比清晰,“晓晓以后,都和妈妈在一起。”
“嗯!”晓晓用力地点着小脑袋,小胳膊紧紧搂着林晚的脖子,快乐像阳光一样在她的小脸上跳跃。她挣脱妈妈的怀抱,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跳着跑向法院门口那一片小小的、种着常绿灌木的花坛。
林晚直起身,手里紧紧攥着那份判决书,目光追随着女儿小小的身影。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晓晓身上,给她乌黑的头发镶上了一圈毛茸茸的金边。她跑到花坛边,蹲了下来,小脑袋好奇地探看着什么。
忽然,晓晓兴奋地转过头,小手高高扬起,指着花坛边缘一处浅浅的、蓄着昨夜雨水的小水洼,声音清脆得如同风铃,穿透了秋日的晴空:
“妈妈!快看!勇敢!勇敢在游泳!”
林晚的心猛地一跳!
她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快步走了过去,在晓晓身边蹲下。
阳光毫无保留地照射在那片小小的水洼上。清澈的雨水,像一面小小的镜子,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和流云的影子。就在那澄澈的水面中央,一片心形的、边缘微微卷曲的橙红色落叶,正随着微风拂过水面荡起的细微涟漪,轻盈地、自由地打着旋,悠悠地漂浮着。
水波荡漾,光影在橙红的叶面上流转跳跃,真的像一条活泼的小鱼,在属于它的一方清澈天地里,自在悠游。
林晚怔怔地看着。
那片小小的、随波逐流的橙红落叶。
那个在污秽鱼缸里挣扎了三年、最终在她掌心僵硬的小小生命。
那份宣告她重获新生的法律文书。
还有身边,女儿仰起的、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充满惊喜和纯真的小脸。
所有的画面在这一刻重叠、交织、最终在那片荡漾着阳光的水波中,奇异地融为一体。
滚烫的泪水终于再也无法抑制,汹涌地冲出眼眶,无声地滑过她带着释然笑意的脸颊,滴落在深秋微凉的土地上。
原来,这就是“换一种方式活着”。
不是消亡,而是挣脱污浊的桎梏,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哪怕只是随波逐流,也能映照出属于自己的、自由而宁静的光。
喜欢饭店真实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饭店真实见闻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