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儿童房的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光带。空气里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安静得能听到窗外偶尔掠过的鸟鸣。来来坐在小书桌旁,看着女儿小来。
五岁的小来正埋头在一张巨大的白纸上“奋战”。她小小的身子几乎要趴到纸上了,左手死死按着纸张边缘,右手攥着一支粗粗的蓝色水彩笔,眉头紧锁,小嘴巴抿得紧紧的,使出吃奶的劲儿,在纸上划拉着歪歪扭扭、重重叠叠的线条。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近乎凶狠的声响。
她不是在画画,更像是在跟那张纸搏斗。
来来看着女儿那副如临大敌的认真模样,又看看纸上那团几乎看不出形状的、被反复涂改的蓝色色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揪了一下。那种感觉,混杂着一丝心疼,一丝无奈,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焦虑。
这种焦虑,在妈妈群里看到别家孩子晒出“像模像样”的涂色画、甚至能画出轮廓清晰的简笔画时,总会悄无声息地冒头。她深吸一口气,把心里那点不合时宜的攀比压下去,尽量让声音听起来轻松愉快:
“宝贝,画什么呢?是大海吗?还是天空?”她猜测着那团浓郁的蓝色。
小来头也不抬,闷声闷气地回答:“是艾莎的裙子!”
来来愣了一下,仔细端详那团线条狂放、毫无章法的蓝色,实在无法将它和动画里艾莎公主那身优雅精致的冰蓝色长裙联系起来。她顿了顿,努力维持着语调的鼓励:“哦!是艾莎的裙子啊!颜色选得真棒!就是……就是笔可以稍微轻一点点,不然纸都要疼哭了。”
小来闻言,停下手,看了看自己被蓝色染了一小块的手指,又看了看纸上几乎要被戳破的地方,小嘴撅了起来,似乎有些挫败,把笔一扔:“不好看!我不要画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小来对“画得像”有着超乎年龄的执着,却又缺乏相应的控制力和表达能力,一旦结果不符合预期,就容易瞬间放弃,情绪低落。
来来在心里叹了口气。她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无比渴望能画出漂亮的小人和小花,却总是不得要领,最终那份兴趣就在一次次“画不像”的打击中慢慢湮灭了。她不想让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
晚上,陈宇加班回来,洗掉一身疲惫,瘫在沙发上。来来坐过去,给他揉了揉肩膀,状似无意地提起:“哎,你说,咱们给小来报个美术班怎么样?”
陈宇眼睛都没睁开,含糊地应着:“美术班?她那么小,能学什么?别浪费钱瞎折腾了。”
“不是让她学成大师,”来来解释,“就是找个专业的老师引导一下,培养一下兴趣,总比她一个人在家瞎画,画不好就发脾气强吧?我看她其实是喜欢画的,就是不知道怎么下手。”
陈宇掀开眼皮,看了妻子一眼:“你就是看群里那些妈妈晒孩子画作,坐不住了吧?别那么焦虑,顺其自然就好。小孩嘛,玩得开心就行了。”
“我不是焦虑!”来来像是被踩了尾巴,声音提高了一点,随即又压低,“我是觉得,有个好环境,有好朋友一起,有老师鼓励,她可能会更自信一点。就当是去玩,不行吗?”
陈宇看她认真了,摆摆手:“行行行,你决定就好。反正别报太贵的,试试水。”
得了丈夫的“恩准”,来来立刻行动起来。她泡在妈妈群里咨询,上网查口碑,对比了好几家儿童美术机构,最终选定了一家主打“创意启发”、“保护天性”的画室,预约了周末的试听课。
周六早上,来来特意给小来穿上她最喜欢的那条艾莎图案的裙子,一路上的心情,比自己去面试还紧张。
“小来,等下到了画室,会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我们一起跟着老师画画好不好?”来来试图给女儿做心理建设。
小来抱着她的新画笔盒,有些期待又有些怯生生地问:“老师会教我画真的艾莎吗?”
“呃……老师会教我们很多好玩的方法,画很多漂亮的东西。”来来谨慎地回答,避免给出不切实际的承诺。
画室布置得充满童趣,色彩明亮,墙上挂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作品。接待他们的李老师很年轻,笑容亲切,蹲下来和小来平视:“你就是小来吧?欢迎你来魔法色彩王国做客哦!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探险,寻找藏在颜料里的宝藏!”
小来被这新奇的说法吸引了,紧紧拉着妈妈的手稍微放松了一点。
试听课的主题是“神奇的波点”。李老师没有要求孩子们画具体的形象,而是给了每人一张大画纸,几种颜色的颜料,还有各种尺寸的圆盖子和海绵棒。她先带着孩子们玩了一个撒波点的游戏,然后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工具和颜色,自由地在纸上盖满大大小小的圆点。
一开始,小来还有点拘谨,小心翼翼地蘸一点颜料,轻轻盖一下。李老师在一旁鼓励:“哇!小来盖了一个好神秘的紫色月亮波点!它旁边需不需要一个黄色的小太阳波点做朋友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饭店真实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饭店真实见闻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